2024 年 1 月 18 日,由大連理工大學牽頭研制的搭載 OpenHarmony 的大連 1 號 — 連理衛星,在經過 253 天在軌存儲后,成功從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釋放入軌,正式開啟在軌科研任務。此次衛星在軌釋放對于驗證 OpenHarmony 在太空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標志著 OpenHarmony 在航天領域的應用達到了新的高度。
OpenHarmony 是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OpenAtom Foundation)孵化及運營的開源項目,目標是面向全場景、全連接、全智能時代、基于開源的方式,搭建一個智能終端設備操作系統的框架和平臺,促進萬物互聯產業的繁榮發展。
搭載 OpenHarmony 對于大連 1 號 — 連理衛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款易于開發、擴展性強、高效穩定的開源操作系統,OpenHarmony 在實時任務調度和中斷管理方面展現了卓越的性能。它的應用不僅大幅提高了衛星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而且增強了衛星在極端航天環境下的適應能力。
同時 OpenHarmony 的應用也打破了國外操作系統在微納衛星上的壟斷。在大連 1 號 — 連理衛星總指揮、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于曉洲看來,相比于國外操作系統,大連 1 號 — 連理衛星在技術支持、芯片與處理器的適配以及數據傳輸效率和穩定性上都有著巨大的優勢。這些優勢凸顯了 OpenHarmony 在確保復雜系統高效協同工作方面的關鍵作用,也是促使于曉洲團隊舍棄國外操作系統轉而選擇 OpenHarmony 的重要因素。
此外,OpenHarmony 還在加快在航天領域操作系統標準的制定與推廣。于曉洲團隊參與編撰的 OpenHarmony 星載實時操作系統團體標準,有望成為全球首個衛星實時操作系統標準。
除了大連 1 號 — 連理衛星項目,OpenHarmony 還被應用于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國和比利時(瓦隆)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微納衛星系外行星探測關鍵技術研究”衛星平臺以及其它十余顆衛星任務上,證明了其在航天領域的廣泛適用性和重要價值。
當前除了航天領域,OpenHarmony 還在醫療、交通、教育、金融、電力、超高清、政務、城市等多個行業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成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底座。基于 OpenHarmony 打造的純血鴻蒙 HarmonyOS NEXT 開發者預覽版本也已于 1 月 18 日正式面向開發者和伙伴開放,鴻蒙生態開啟了新的篇章。以 OpenHarmony 為底座,一副千行百業萬物智聯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65695-0.html搭載 OpenHarmony 的大連 1 號 — 連理衛星正式開啟在軌科研任務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