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久未活躍的李想,亮相了自家的發布會,但也只做了簡短開場白。
昨晚,理想汽車推出了旗下最便宜的車型——理想L6。
定位增程式中大型大五座豪華SUV,只提供了Pro和Max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24.98萬元和27.98萬元。最快會在下周開啟小批量交付,5月正式開啟大規模交付。
雖然昨天的部分流量被雷軍下午的直播瓜分走了,但理想L6是在MEGA首發失利的情況下上新的產品,加之其是理想首款30萬元以下的車型,同時也是理想產品序列里目前售價最低的車型,新車上市還是吸引了一大波關注。
作為公司產品序列里售價最低的車型,毫無疑問是要承擔走量的重任,據悉理想內部對L6的銷量預期是月均2萬輛。
MEGA失利后,25萬的增程理想L6,能讓理想回歸舒適區嗎?
01、王興罕見點評
能否成為爆款,定價很重要,產品力更重要。
在發布會上李想表示,L6的研發時間超過3年,確保最高品質的要求用心打造而來,是“30萬元以內最具用戶價值的產品。”
最具用戶價值是咋定義的?
李想稱,L6的推出源于消費者真實的需求,無論理想ONE還是L系列,售價都在30萬元以上,車身長度都超過五米。隨著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很多人希望推出一款尺寸更小、價格更實惠的SUV,同時保留增程四驅、大空間和領先的智能體驗。
就在這款車發布之際,理想的投資人之一美團CEO王興,也在朋友圈對新車進行了點評,稱“MEGA 有點像是為理想CEO本人造的車,L6 才是理想員工為自己造的車。”
“這么說吧,我覺得到目前為止理想推出的所有車型里,L6大概率會是理想自己的員工買得最多的那款。我相信理想的很多員工在設計和生產這款車的過程中心里也清楚這一點。”
言外之意,理想L6會是多數人的選擇,并且具備爆款的潛力。
關于設計和內外飾造型,作為L系列的最新產品,理想L6毫無意外的和大哥們保持一致,僅在一些細節上進行了微調,比如新增小象灰限定外觀顏色,為了節省成本,全系砍掉了后排娛樂大屏,大冰箱也只有Max版本上配備。
但結合產品力和售價來看,L6還是有點東西的。
尺寸方面,作為一臺中大型SUV,理想L6的長寬高分別為4925mm、1960mm、1735mm,軸距2920mm,二排最大腿部空間達1135mm,頭部空間968mm。這個空間表現和同為五座、車身長度超五米、軸距超三米的理想L7比起來也相差無幾。
理想L6搭載了1.5T四缸增程器和前后雙電機的增程式混動系統,其中 1.5T 四缸增程器最大功率 113kW。值得一提的是,Pro和Max版本全系標配四驅,百公里加速最快5.4秒。
和1.5T四缸增程器匹配的是一塊36.8千瓦時的大電池,這也是理想首次采用磷酸鐵鋰電池,CLTC工況下純電續航里程為212公里,滿油滿電綜合續航1390公里。
或是為了考慮成本,理想L6這次取消了空氣懸架,而是采用了CDC運動懸架。
在智能硬件方面,車內四屏聯動,全系標配高通驍龍8295P芯片,并對車機系統進行了深度優化,反應快、延遲低、網絡穩,大模型上車后,也讓理想同學更智能了。
24.98萬的理想L6 Pro版本使用的智駕系統是AD Pro,沒有激光雷達,采用純視覺方案,搭載地平線征程5智駕芯片,算力128TOPS。
而售價更高的Max版,使用的是理想智能駕駛AD Max 3.0系統,處理器搭載了NVIDIA Orin-X雙芯片,算力高達508TOPS,并用了一顆128線激光雷達。
這也意味著Pro版的理想L6只能實現高速NOA,而Max版的理想L6則能實現包括城市和高速的全場景NOA,但目前理想還未大規模推送城市領航功能。
不過,不論是AD Pro還是AD Max,在理想L6上都是標配,無需再額外付費購買。
02、必須一炮而紅
從這次的發布會來看,既不是大規模的線下發布會,也沒有了XX萬以內最好的宣傳口號,只是全程對標單款車型保時捷卡宴,甚至都沒有拉出國內友商拉踩一番。
顯然,在經歷了理想MEGA的“滑鐵盧”后,理想和李想明顯內斂了許多,正如這次L6的發布與定價——合理但略保守。
因為理想L6沒有像大多數人猜測的一樣,會采用激進的定價策略,比如相比于卷入“降價潮”的問界M7和即將到來的問界M5,24.98萬的價格并不能直觀感受到理想L6的來勢洶洶。
畢竟,問界M7為了提前狙擊理想L6,自降了2萬身價,起售價來到了22.98萬元,甚至與尚未更新改款的問界M5增程版的價格區間完全一致。
不過理想搬出了首銷權益的手段,在5月5日之前下定,理想 L6 兩個版本均提供總價值2萬元的首銷權益,包括 10,000 元的選裝基金、5,000 元的家充樁和安裝服務、定金 5,000 元抵扣 10,000 元。
也就是說,理想L6通過首銷權益的手段,就能讓L6的實際價格基本可以到達22.98萬元,這么來看的話,理想L6的定價就非常合理了。
在發布會前,理想汽車將L6的宣發主題定為“豪華SUV為什么要標配四驅系統”,放大了理想L6全系標配智能四驅系統的優勢,要知道配置四驅系統的問界M7,售價達到了28.48萬元,比理想L6 Pro版貴了3.5萬元。
這次的發布會,也用了此前小米SU7的套路,強調了充電樁這類附加產品的價格,另外一層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我們已經把價格定得很低了”。
其實一款車型的定價,雖然是從成本出發,但歸根到底還是企業對于戰略的思考。
被問界連續反超3個月后,雖然4月開始的第一周,理想又一次回到了銷冠的地位。但在MEGA已經失利的情況下,理想仍處于高壓狀態。
關于L6的價格,無外乎是兩點考慮,是定一個激進的價格,追求短期高銷量,還是定一個保守價格,減少對自家大哥L7的背刺,更側重長期發展。所以總結下來,理想L6的定價出現了一套嚴謹的邏輯:壓著對手打的同時又不能搶自家其它車型的市場份額。
L6最終的指導價24.98萬,權益后22.98萬元的價格,其實是在爆炸派和保守派中間取了個平衡。同時又用2萬元的限時權益,讓L6有了可以和問界一戰的實力。
在理想看來,L6必須一炮而紅,如果連短期銷量都沒有,更談不上什么長期發展。
而且在套娃式家族設計中,受益最大的總是入門級車型,畢竟花入門的價格,買到旗艦的外觀,無疑是一大優勢。
從SKU也能看出來,非常簡單,只有兩個版本,區別在于智駕、音響和冰箱。在續航、動力上都沒有區別,這種產品定義的思路很簡單:兩個版本,都要成為爆款。
03、能否提振理想信心?
在從 MEGA 上市到理想 L6 上市的這段時間里,有兩樣東西在平臺上消失了,一是被友商眼紅的周銷量榜;二是曾經“懟天懟地”的李想也很少再發微博。
都在說李想和理想汽車在MEGA首發啞火后,低調了很多,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就理想汽車而言,先是停發周銷量榜單,后又下調了全年銷量目標,由此前的80萬輛下調至56萬-64萬輛。而理想汽車去年全年共交付新車37.6萬輛,按64萬輛計算,意味著今年銷量需要翻一番。
今年1-3月,理想共售出8萬輛新車,同比增長53%,如果按照最低56萬輛的全年目標計算,理想還需要在接下來的9個月交付48萬輛新車,月均交付超5.3萬輛,才能達成全年目標。
這個時候,理想L6的定價以及后續的訂單、生產和交付就格外重要。只不過市場環境朝夕之間便已不同,而在20-30萬級別的市場,又是SUV競爭最激烈的價格區間帶。
特斯拉Model Y常年霸榜,剛過去的3月,僅Model Y一款車型就交付了4.79萬輛,再度蟬聯國內乘用車的月度銷冠。問界即將發布的改款M5,雖然還沒公布售價,但預售12小時就已經拿下了1萬的訂單,而且大概率也會在這個價格區間里。
除此之外,理想L6還要小心哪吒、零跑等同尺寸低價“平替車型”。
如果說30萬以上是理想的舒適區,那么來到30萬以下級別的市場,理想會開啟地獄難度,要知道這也是理想首次涉足30萬以下的市場。
但理想不得不邁出這一步,相比于理想L7、L8所在的30萬以上的乘用車市場空間,20萬~30萬元價格帶的乘用車市場空間更為廣闊。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公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市場20萬~30萬元價位乘用車的零售銷量占比為15.9%,30萬~40萬元價位乘用車的零售銷量占比為11%,40萬元以上價位乘用車的零售銷量占比則為3.2%。
換言之,理想如果想要尋找新的銷量增長點,完成年度銷量的目標,20萬-30萬級別的市場理想必須要“猛虎過江”。
理想L6這場仗,或許并沒有那么好打。但對理想來說,在這個節骨眼上推出L6,更大的作用或許是吸引市場和消費者的注意力,守住增程這個基本盤。
接下來,就看理想L6怎么發力了。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5-84056-0.html理想丟的面子要靠L6挽回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