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雙十一還沒過完,預售期剁手的各類家電、零食倒是都已經發貨甚至到貨了。我的不少同事剁手的就是各種“無糖”產品,從“無糖”的可樂、雪碧,到“無糖”的電飯煲,總之帶上“無糖”倆字兒就不便宜,可他們還是樂此不疲的買。為的就是倆字兒:健康。
這些“無糖”產品真的是健康生活的開端嗎?僅就拿最常喝的無糖飲料和一直以來都被吹捧過頭的低糖電飯煲,這兩大品類出發,詳細探討“無糖”產品,是不是管不住嘴又怕發胖的人健康之路的完美替代品。
無糖飲料,欺騙你的大腦
無糖飲料有多火,看數據就知道了。2022 年可口可樂公司的第二季度財報中顯示,無糖可口可樂全球單箱銷量增長12%,超過了可口可樂公司含氣飲料的平均增長比率。而亞太市場的單箱銷量同比增長11%!好么,傳統可樂沒人喝了,都改喝無糖了。
但是無糖飲料是如何做到不加糖,又讓你覺得甜的呢?根據規定,如果每百毫升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高于0.5克,可以在產品標簽中注明“0碳水化合物”或者“0糖”。
多款無糖飲料其實是用甜味劑代替了白砂糖等添加糖,能量和糖含量的確少了。甜味劑在規定范圍內使用,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而甜味劑,其實通過甜味信號來“欺騙大腦”。當大腦發現有“糖”攝入,但血糖卻沒有上升,反而會覺得這個“糖”能量不夠,增加了對真糖的渴望,讓你不知不覺中吃的更多,反而不利于健康飲食。
甜味劑也不是完美無缺的產物。有研究表明,甜味劑的甜味會讓人感覺吃了含糖的食物,進而刺激人體產生胰島素,導致血糖下降,讓人產生饑餓感,食欲增強。
無糖飲料中的“甜味劑”雖然零熱量,但長期攝入人工代糖會導致胰島素內分泌失衡,反而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紊亂。
北京疾控中心也曾對希望靠無糖飲料來減肥的說法進行辟謠:不甜≠“0糖”,“0糖”≠健康。喝“0糖”飲料能減肥純屬欺騙大腦,食用“0糖”食品與預防糖尿病無關。
低糖電飯煲,說了很多次了它真的低不到哪兒去
前幾年,低糖電飯煲刮起過低糖潮流,說這樣的電飯煲我煮出來的飯更健康,糖尿病人也可以隨心所欲的吃飯。但是在經歷了數輪市場監督后,可沒幾個人再敢把“低糖電飯煲”這個名字堂而皇之的掛在產品名上了,頂多是廣告頁里多一張告訴你“低糖”的宣傳圖。
低糖電飯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簡單來說,脫糖電飯煲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市面上常見的有兩種技術,一種是電飯煲用的瀝糖技術,一種是發芽糙米降糖技術。
兩種技術都是宣稱能降低GI(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值大于70的通常為高GI食物,葡萄糖的GI正好是100。
瀝糖技術是在米飯煮到半生半熟的時候,把“米湯”過濾,米依靠著剩余的水分蒸熟。這樣的米飯煮出來不黏,口感干、有嚼勁。而口感干有嚼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中的部分淀粉被“過濾”掉了。
米飯中的淀粉一般分兩種結構,一種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支鏈淀粉,一種是消化速度比較慢的直鏈淀粉,“米湯”就是被過濾掉的支鏈淀粉。
理論上如此,但是在諸多測試當中,相同重量的脫糖米飯和普通米飯,淀粉含量差別不多。而吃了脫糖白米飯,血糖升的是慢了點,不過后面下降的也很慢。
然而,低糖電飯煲讓你攝入的糖分其實也沒有更少哦!你用普通電飯煲煮2兩米出來了4兩米飯,但是你用脫糖電飯煲煮了2兩米只出來了3兩米飯(消失的一兩是瀝出的“米湯”)。
你吃了脫糖電飯煲的3兩米飯,和你少吃普通電飯煲1兩米飯,身體所攝入的糖分幾乎是沒有區別的。只是你的血糖升糖速度可能有所改變!
想要依靠脫糖電飯煲來降低血糖,或者“放開吃”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當然現在脫糖電飯煲的宣傳頁面也都沒有“降低血糖”的描述了,就是因為咱們消費者的眼睛都變尖啦。
寫在最后:要健康,還是要管住嘴,邁開腿
代糖飲料和降糖電飯煲,都只能是起到輔助的作用,而且實際的效果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好。想要健健康康,或者減減肥,那你最好還是管住嘴,邁開腿,那樣才能有效果!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5-19905-0.html雙十一狂買“無糖”飲料后悔了:“無糖”并非沒有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