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B的固態硬盤早就跌破400元,而且很多價格親民的固態硬盤都突破了6000MB/s,面對固態硬盤性能的飛速提升和價格的持續下降,不少玩家已經默認將機械硬盤掃進了博物館里,那么2025年還有必要買機械硬盤嗎?

對大多數用戶來說,成本始終是核心的考量因素之一。對于追求超大容量存儲的用戶來說,機械硬盤在價格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雖然1TB容量的固態硬盤將價格親民,但是隨著單個硬盤容量的增加,SSD的價格要高得多,4TB的固態硬盤要1500元起步。
而機械硬盤隨著容量增加,單位空間的價格是下降的,同樣是4TB容量,機械硬盤只要600元就能到手,比固態硬盤便宜一半還多。

超大容量的上限同樣是機械硬盤的一大優勢,如果囤積藍光影視,或是玩很多3A大作,那么4TB容量都會捉襟見肘,這時候機械硬盤幾乎是唯一經濟可行的選擇。目前消費級的固態硬盤大只有8TB,而機械硬盤的上限則要高得多,16TB以上的機械硬盤都提供了多種選擇,而且價格不貴,平均每TB的價格只要150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主板都只提供了3條以下的M.2插槽,意味著M.2固態的使用就會受限,使用PCIe轉接卡又會占用顯卡的插槽,而主板的SATA接口一般是6個起步,擴展起來完全無壓力。
數據安全性和長期保存能力也是機械硬盤的重要優勢,如果非常重視數據安全,機械硬盤要比固態硬盤更為穩妥。NAND閃存存在數據保持時間的問題——斷電后存儲的電荷會緩慢泄漏,導致數據損壞。雖然現代SSD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如定期刷新、糾錯碼)緩解這一問題,但在長期斷電保存的場景下,機械硬盤的磁性存儲方式仍然更為可靠。

在沒有RAID的情況下,機械硬盤出現故障的恢復也要容易得多,如果是意外刪除或格式化,機械硬盤可以借助軟件進行恢復,文件能恢復的概率要大得多,而固態硬盤因為TRIM機制使得文件恢復概率非常小。
此外,如果是硬盤物理損壞,包括磁頭損壞,主控損壞,只要機械硬盤的盤片沒有破損,專業的恢復機構就可以將數據恢復出來,而固態硬盤各家的算法不同,而且數據不是連續存放的,一旦損壞極難恢復。
當然,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單純使用SSD就足夠日常辦公娛樂了,但如果需要特別大的容量,或是有更加定向的需求,那么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我們仍然會需要機械硬盤。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4-177015-0.html2025年買機械硬盤有三大理由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