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3日,華為和小米宣布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在內的通信技術。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華為很高興與小米公司達成許可。這份許可協議再次體現了行業(yè)對華為在通信標準領域所做貢獻的認可,也讓我們得以加強未來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投入。”
小米集團戰(zhàn)略合作部總經理徐然表示:“我們很高興與華為達成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這充分體現了雙方對彼此知識產權的認可和尊重。小米將一如既往地秉持小米知識產權價值觀,尊重知識產權,尋求共贏、長期可持續(xù)的知識產權伙伴關系,以知識產權推進技術普惠,讓科技惠及更廣泛人群。”
今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報第 02 版刊發(fā)的《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受理公告》信息顯示,2023年1月1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了華為公司提出的被請求人小米公司侵犯其四項中國專利的案件。從披露的內容來看,本次涉及糾紛的四個專利分別為:
國知保裁字〔2023〕1號:專利號ZL201110269715.3,發(fā)明名稱“發(fā)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國知保裁字〔2023〕2號:專利號ZL201010137731.2,發(fā)明名稱“載波聚合時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
國知保裁字〔2023〕3號:專利號ZL201380073251.6,發(fā)明名稱“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
國知保裁字〔2023〕4號:專利號ZL201810188201.7,發(fā)明名稱“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
從專利內容來看,1號和2號案件涉及4G/LTE技術,屬于標準必要專利SEP。3號和4號案件涉及手機照相和解鎖技術,屬于非SEP專利。
對此,小米公司當時回應稱:“雙方就專利許可在積極談判;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決機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調解。通過第三方的調解機制解決許可問題是行業(yè)慣例,華為和小米雙方均認為知識產權許可和合作有利于促進創(chuàng)新和公眾利益,并認為調解是幫助達成許可的一種有效渠道。雙方在繼續(xù)積極談判的同時,尋求利用多元化的調解機制,協助雙方達成協議。”
對于小米來說,面對華為起訴其專利侵權訴訟,解決方案主要就三種:1、想辦法證明自己沒有侵犯對方專利;2、支付專利使用費,獲得對方的專利使用授權;3、申請宣告對方專利無效,而對方專利如果被確認無效,那么小米自然就不存在侵犯其專利。
因此,在今年4月底,小米對華為專利“ZL201380073251.6”發(fā)起了無效宣告請求,該專利的名稱為“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這件專利也正是華為起訴小米專利侵權的4件專利清單中的“國知保裁字〔2023〕3號”專利。隨后,小米又陸續(xù)對于華為的另外3項專利提起了無效宣告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顯示,相關案件編號分別是:4W115656、4W115657、4W115658、4W115659。
2023年9月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對于小米的“無效宣告請求”予以了駁回,維持華為相關專利權有效。但小米可以在 3 個月內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
顯然,在小米確實實用了華為相關專利,同時這些專利目前又繼續(xù)有效的情況下,對于小米來說與華為達成和解,付費獲取專利授權才是明智之舉。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華為在全球范圍內的發(fā)明專利累計申請量已經超過20萬件,累計授權量超過11萬件,PCT專利申請量超過6萬件,連續(xù)五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2年,華為持有超過12萬項有效授權專利,是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2021/2022年度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一的公司。2022 年華為 PCT 專利申請數達 7689 件,是第二名專利申請數量的 1.8 倍,從 2017-2022 年國際專利申請人排名連續(xù)六年蟬聯第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fā)布《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3年)》指出,華為5G標準必要專利全球排名第一。從有效的全球5G專利族的占比來看,華為的有效全球專利族數量占比為14.59%,排名第一位;高通排在第二位,其占比為10.04%;三星排在第三位,其占比為8.80%。
從研發(fā)投入來看,華為2022年研發(fā)支出超過1600億,近10年研發(fā)支出超9700億,正是這些大手筆研發(fā)投入,讓華為在各領域都能遙遙領先,為消費者帶來不斷迭代的新功能、新技術。
相比之下,小米的專利庫就要小上不少。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全球授權專利數已超3.2萬件。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有效全球專利族企業(yè)排名,小米專利族占比4.1%,首次進入全球前十。研發(fā)投入方面,過去六年(2017-2022)小米研發(fā)投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8.4%,預計2023年小米全年的總研發(fā)投入將超過人民幣200億元,未來五年(2022-2026)研發(fā)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蘋果iPhone 15系列發(fā)布!網友直呼:華為“遙遙領先”!
得一微IPO迷局:46家私募基金,8名證監(jiān)會系統(tǒng)離職人員!
美越升級戰(zhàn)略伙伴關系:半導體/AI/稀土等領域成合作重點!
Q2全球智能手機AP市場:聯發(fā)科第一,展銳出貨量增長近100%!
國內首款7nm車規(guī)級芯片成功上車,性能接近驍龍8155!今年出貨目標100萬片!
華為強勢回歸,高通卻成了最大輸家?
聯發(fā)科天璣9300成功流片:臺積電3nm制程,預計2024年量產!
芯聯芯:嚴正聲明!
華為反對!諾基亞要求終止!東方材料21億收購案或將失敗
蔣尚義:大陸做半導體的方式要檢討!華為是臺積電CoWoS首個客戶!
只要供應能跟上,華為Mate 60系列銷量有望突破2000萬部
行業(yè)交流、合作請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936-0.html專利無效宣告請求被駁回后,小米與華為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