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車發布開兩場發布會就算了,怎么還有人上市也能連著上兩次的?
誒,說的就是這位剛剛 “ 二次上市 ” 的智界 S7 。
這次,華為開了春季產品發布會,編輯部當然是集體出動,全程盯著。
就是看的時候,總感覺哪不自在。
等到結束了才反應過來,余大嘴整場竟然沒有說一句 “ 遙遙領先 ” 。
前些天有新聞說,余承東在內部被禁止再說 “ 遙遙領先 ” ,說一句罰一萬,但這個消息立馬被辟謠了。
今天看這全場不提的,搞不好以后真聽不到 “ 遙遙領先 ” 了?可惜了,節目效果至少損失三分之一。
咳咳,說回發布會來。這次發布會雖說依然是 “ 亂燉 ” ,汽車、筆記本都來了,但重頭戲,自然還是再次發布的智界 S7 。
>/ 智界 S7
這款車距離上次正式上市才 5 個月不到,這么短時間又來,大家關心的當然是價格。
咱就直奔主題,原來智界 S7 的售價區間是24.98-34.98 萬,現在還是這個數,低配和高配價格都沒動。
上圖是原價格,下圖是新價格:
雖說價格帶一樣,但是老款有 4 個配置,新款有 5 個配置。
這次智界 S7 沒有降低入門款的售價,但把原來的中高配車型都降了 2 萬。
同時,在原來的高配 Max RS 基礎上,把電池增加到了 100kWh ,變成新的 Ultra 四驅旗艦版,但是價格還和原來的高配一樣。
低配不動,其他配置降價,這不就是讓人別選低配唄?
別急,低配 Pro 版價格雖然沒動,但其實有增配。
原來的 Pro 版是 62 度磷酸鐵鋰電池, CLTC 550km ,這次換成了中配一樣的 82 度三元鋰離子 + 磷酸錳鐵鋰電池, CLTC 提升到了 705km ,已經是較為夠用的水平。
相當于用 2 萬塊錢,多給你 20 度電,算下來 1 度電 1000 塊,也符合市場價。
但我倒是覺得,這樣增配不降價的做法,還不如直接降 2 萬來得實在。
瞄準入門款的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大概率要比續航更強。
何況近的新車也都在降價,隔壁阿維塔 12 同樣是上市幾個月又更新,入門款直接降了 3.5 萬。
智界這波起售價沒降,就讓人覺得多少差點意思。
那撇開售價,智界 S7 這次也掏出了新東西。
首先是華為和奇瑞的合作更穩了。
為啥這么說呢?智界這次重新發布,余承東的說法是因為工廠搬遷,加上芯片供應困難,車子產能一直提不起來,現在穩定了才開始大規模交付。
不瞞大家,在去年智界 S7 剛發布的時候,差評君也去買了一臺,但一直等不到車,后退了換成了問界 M9 。
那會兒,坊間就有傳言,說奇瑞給到的配合力度不夠。
畢竟奇瑞不是賽力斯,它是一家老牌大廠,何況自己還有智界 S7 的兄弟車型星紀元 ES 要搞。
但不管以前有沒有間隙,現在兩波人已經成融成一家了。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這次是親自出來站臺,直接放話 “ 智界是奇瑞重要的項目 ” ,甚至還說 “ 中國要想造好車,離不開華為 ” 。
好家伙,一下給拔到了全新高度。
人家也明確了,現在工廠效率起來了,一分鐘下線一臺車,保供完全沒問題。相比之下,雷軍說小米工廠滿產是 76 秒下線一臺。
在拉產能這塊,還得看老牌車企。
奇瑞這次又是老大來站臺,又是拉滿產能的,在我看來,也是非常合理。
你看智界 S7 和它兄弟星紀元 ES 的銷量變化趨勢,對于奇瑞來說,不把智界放首位,可能還真不行。
而這次的另一個變化,是華為把 AEB 又玩出花兒來了。
智界 S7 的前向 AEB 的生態范圍提高到 4-150km/h ,側向提到了 40-130km/h ,后向更是變成了 1-60km/h 。
不是,我就算高速會一不留神一腳油去到了 150 ,但倒車能到 60 碼,我真想不出除了史泰龍誰還會這么干。
不過這下也好, AEB 的生效范圍已經被卷到頭了,各家也不用再去宣傳自己的工作時速了,還是看看實際場景下的表現更實在一點。
和主動安全一起更新的,還有華為的 ADS 高階智駕功能。
準確來說不是更新,而是期貨轉現貨。
智界 S7 上頭,之前很多智駕功能都沒有推送,要等 OTA 。今天余承東說了,提車就能開,他還展示了一組數據,證明什么叫遙遙領先 “ 有路就能開 ” 。
有一說一,我在杭州試過各家新勢力的智駕,目前確實屬華為的覆蓋率是廣的,它甚至在鄉間小道都能用智駕開。
同時,華為這次帶來了 ADS 的低配版,哦不好意思,官方稱作 “ 基礎版 ” 。
余承東原話是:華為現在的 ADS 高階智駕成本很高,放在 30 萬以下的車全是虧損的。
所以為了在這些車子也用上智駕,華為在智界 S7 的低配車型上用了 ADS 基礎版。
基礎版的大區別就是拿掉了頭頂的激光雷達( 講真,順眼多了 ),只支持高速上用智駕,不支持更高級的城區 NCA ,這也是行業內通用做法。
即便基礎版走的是純視覺路線,人家還是說自己能分分鐘比過特斯拉。
至于華為的視覺路線表現如何,等我們后頭試過了,再和大家嘮嘮。
汽車這塊剩下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些亮點片段了。
比如在說車內空間的時候,余承東 Q 了下友商,說友商的 C 級車光有外形尺寸,里頭只有 B 級的車內空間,然后立馬亮出一張對比圖,證明智界 S7 空間夠大。
可是,余總,如果 E300L 指的就是奔馳 E300L 的話,咱這回是不是把人家車長寫錯了,不應該是 5092mm 么。
這下,奔馳不會也來追著來要官方道歉吧?
還有大嘴在夸自己車機好用的時候,說友商 “ 車子導航性能不行,所以要用手機支架 ” 。
這說的是不是那位剛祝愿智界 S7 大賣的老朋友呀?
后就是給老車主的補償了,價值 3000 元后排平板套裝 +1 萬現金補償。再加上之前早訂車的老車主還有一些免費的選配權益,目前我知道的已提車的車主們還算情緒穩定。
如果你要是確實比較中意華為智駕和鴻蒙系統,想要入手智界 S7,那么我會優先建議上Max版本,續航夠用,智駕也是高階版,應該是走量的配置;
如果你對底盤有要求,那我推薦上Max RS,這個版本我開過,也是很運動的,并且途靈底盤的不少功能要在雙電機、CDC上才能實現,當然你要樂意也可以加兩萬上 Ultra 頂配,續航更久。
反正在看完智界 S7 的內容之后,說實話,我沒有感到太多的驚喜,去年 S7 剛出來的時候還是挺驚艷眾人的,但放到現在就沒有那么夠看,畢竟現在轎車市場都卷成啥樣了。
34.98 萬的智界 S7 ,比頂配極氪 001 貴了 2 萬,比頂配小米 SU7 貴了 5 萬,更別說它低配的價格都趕上極氪 007 和 SU7 的中配了。
所以我覺得,哪怕是二次發布,智界 S7 放在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想要像去年新 M7 和 M9 那樣訂單兇猛,很難。
新 M7 和 M9 相對于他同級別的車型來說,有各種黑科技和鴻蒙智行加持,再加上價格相較于對手比較有誠意,所以才有結果上的爆發。
但是現在智界 S7 現在的戰場,廝殺太嚴重了,時機一旦錯過,口碑想追上來太難了呀。
>/MateBook X Pro
講完了重頭戲的智界 S7 ,接下來就是華為的智慧辦公新品——MateBook X Pro 。
先給大家總結一下:這臺筆記本可能是華為 PC 產品線一個新的開始,因為它解決了困擾筆記本行業多年的一個問題——輕薄和高性能無法兼得。
眾所周知,筆記本要輕薄,就要犧牲性能;要性能,就得變得厚重。
畢竟影響性能大的一個因素——散熱,就是一寸大一寸強,但如果散熱模組做大了,不僅會丟失輕薄,還會擠占電池空間,影響續航。
但華為就是做到了 “ 全都要 ” ,他們在僅有 980g 重、 13.55mm 厚的機身中,塞進去了一顆酷睿 Ultra 9 處理器,而且把 TDP 功耗直接拉到了 40W 。
相當離譜。
拿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舉的例子來說,跟 MateBook X Pro 相同定位的 LG Gram 14 的 TDP 功耗只有 15W ,也就只敢玩一玩低壓 U 。
還有我發現,市面上有些 Ultra 9 輕薄本在重量和厚度遠超華子的情況下, TDP 功耗也只敢定到保守的 35W 。
那么問題來了,華為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采用全新的云隼架構,從材料、結構和空間利用率去下功夫,比如機身用上了更輕的鋁鎂合金,屏幕通過柔性 OLED 材質來進一步減輕減薄,再加上更輕且更小的主板,輕量化的風扇,以及 “ 螺螄殼里做道場 ” 的緊湊堆疊設計,使得機身在做到輕薄的同時,也能塞入一塊 70Wh 的大電池來保證續航。
另一個就是從 CPU 本身做文章,你們注意到沒,華為這次使用的處理器是英特爾頂級的 “Ultra 9” 序列,然而可能和很多小伙伴的固有印象不同,這個 “ 頂級 ” 指的不是頂級性能,而是 “ 頂級體質 ” 。
同樣 40W 的功耗, Ultra 9 的跑分比 Ultra 5 高,就是因為體質更好,所以每瓦的性能更高。
當然對應著, Ultra 9 的芯片價格也就比 Ultra 5 貴不少。
前兩年聯想的小新筆記本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他們把 i9 處理器塞進了六千塊錢的筆記本里。
原本因為這個事我還跟他們產品經理吐槽——你們整這么偏科的產品干嘛,省點錢用個 i5 ,富余出來的預算再給大家來塊獨立顯卡玩玩游戲不香嗎?
然后我就被他們的產品經理給笑話了,因為人家選 i9 就是奔著讓筆記本發熱更低、續航更長去的。
而華為這次這么搞也是一樣的邏輯。
所以看到這里大家肯定也看明白了:更好的結構、更好的芯片,結果就是前無古人的 “ 又輕又薄性能又好 ” 。
當然了,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MateBook X Pro 的 Ultra 7+16GB+1TB 版本賣 11199 元, Ultra 7+32GB+1TB 版本賣 12499 元, Ultra 9+32GB+2TB 版本賣 14999 元。
>/ 寫在后
總的來說,今天的華為發布會沒有給到多少驚喜,而且留下了一些遺憾。
大家一直在催的新機 P70 沒有來,而車友們盼了很久的新款問界 M5 ,也沒有露面。
新 M5 要到 4 月 23 日才會發布,北京車展的時候咱再去瞅瞅吧。
想起以前華為發布會上那些賊帶勁,動不動上金句的場面,今天的發布會顯得略微沉悶。
可能也是因為這些原因,這次才叫做 “ 春季溝通會 ” 吧。
現在也只能再等等了,華為手里的家伙肯定還有不少,就說車子這塊,余承東這次也官宣了和北汽合作的 “ 享界 ” ,以及和江淮合作,名字還沒取好的某( ao )界。
但不管咋樣,你趕緊把我的 P70 掏出來啊?。?!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83004-0.html華為又發了一次智界S7:這回還能逆天改命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