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劍橋大學的科研團隊在《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的超窄帶深藍色超熒光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理論上可緩解燒屏問題。
該論文稱,研究團隊通過共價封裝技術,有效抑制了Dexter能量轉移,提高了藍色OLED像素點的效率和穩定性。傳統的藍色OLED設備在制造過程中復雜,需要高能隙基質來阻止Dexter轉移,而這項新技術則簡化了設備結構,無需額外的基質即可實現高效率。
該研究旨在實現更高效、更環保的藍色OLED像素點。
OLED屏幕由紅黃綠藍三色的像素點構成,其中藍色像素點的壽命最短,在使用一定時間后亮度就會衰減,視覺上就會造成屏幕局部發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燒屏,并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是OLED屏幕發光機制導致的,所以理論上更高效和長壽的藍色OLED像素點可以緩解燒屏現象的產生。
不過,研究人員也坦言這種制造方案需要重塑大部分OLED生產流程,而這必然牽動現有的供應鏈,可能會增加每塊OLED面板的成本和生產周期,短期內很難吸引OLED面板廠商改革推進。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79695-0.html劍橋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藍色超熒光OLED 理論上可緩解燒屏問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蘋果智能戒指專利公布:支持多種交互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