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art_content" data-v-2db172e6>
近年來,小米在雷軍的帶領下完成了從手機到物聯網、再到電動車的全面轉型,成為外資科技企業眼中中國本土品牌的代表。據媒體報道,三星會長李在熔、高通CEO Cristiano Amon以及NVIDIA創始人黃仁勛在訪華期間,均將雷軍作為重要會晤對象。
2025年7月,黃仁勛再度訪華,與雷軍并肩站在小米汽車旁合影。這是黃仁勛當年第三次訪華,他計劃出席北京的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并宣布H20芯片強勢回歸中國市場。從2013年黃仁勛在小米3手機發布會上用生澀中文喊出“小米威武”,到如今與雷軍在電動車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雙方的關系早已超越普通商業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崛起并非一帆風順。10年前,小米曾因供應鏈問題被三星斷供AMOLED面板,雷軍親自赴韓國懇求合作。而到了2025年,李在熔卻主動造訪小米汽車工廠,參觀其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
在物聯網(AIoT)領域,小米已構建起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生態平臺,通過米家和生態鏈企業,深度整合硬件與服務。這一布局使其成為高通在物聯網芯片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Cristiano Amon公開稱贊小米為“全球最具整合創新力的IoT品牌之一”。
雷軍的領導力與戰略眼光是小米成功的關鍵。他不僅熟悉產業鏈運作,還善于平衡技術、資本與市場。小米汽車的“All in”戰略曾引發質疑,但SU7和YU7的熱銷證明了雷軍的決策正確性。如今的小米,已從“性價比之王”成長為高端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雷軍與外資科技巨頭的互動,不僅體現了小米在技術與市場上的影響力,也標志著國內科技企業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