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
一名德國政府官員表示,德國內政部計劃迫使電信運營商在其5G網絡中減少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此前一項審查凸顯了對這兩家中國供應商的過度依賴。
葡萄牙電信監管機構9月19日表示,盡管中國公司提出法律反對,但它正在與運營商合作實施一項高層決議,有效禁止華為設備進入該國5G移動網絡。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或將迎來重大調整,華為光產品線總裁靳玉志將從余承東手中接過車BU CEO一職,而余承東將轉任車BU董事長。
近日有消息稱OPPO可能重啟芯片設計業務,并已開始招攬前哲庫科技(ZEKU)員工回歸,OPPO方面表示公司已終止ZEKU業務,對此不予評論。
在談及行業關心的自研芯片戰略時,趙明強調,目前榮耀沒有開發SoC芯片的規劃,目前與MTK、高通的合作可以拿到很好的芯片解決方案。
業界再度傳出高通的裁員計劃,上海研發中心將裁員20%,另外中國臺灣也將在10月裁員200人。
存儲市場持續不景氣,鎧俠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業界傳出該公司正考慮裁員,用結構調整的方式重整經營。
近日有消息稱從2022年底開始熱銷的英偉達(NVIDIA)H100市場飽和,很難再看到客戶瘋狂下單的狀況,尤其是ChatGPT的熱潮逐漸退去,微軟開始下調英偉達H100芯片訂單,且拉貨放緩。
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美國國防部(DoD)已授予其一份為期十年的新合同,為廣泛的關鍵航空航天和國防應用供應芯片。
美國半導體晶圓制造商AXT表示,其中國子公司通美晶體已獲得初步出口許可,可以向某些客戶運輸砷化鎵和鍺襯底,這些是芯片制造的關鍵化合物。通美晶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繼續努力為更多客戶獲得許可。
韓國政府9月22日表示,已經要求美國解決有關芯片行業對華出口管制和美國對芯片領域投資補貼的不確定性問題。
蘋果中國供應商立訊精密表示,今年將生產三款iPhone 15系列,該業務在過去一年內翻了一番。
中國臺灣科委會(NSTC)于9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中國臺灣芯片驅動產業創新計劃(TCIIP)。TCIIP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推動中國臺灣成為全球最好的半導體人才培訓中心。為了解決初創企業和新興技術人才短缺和缺乏流片設施的問題,該計劃尋求升級應用研究實驗室(NARLAB)和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的半導體設備和教材,與本地大學的半導體研究所有著密切的聯系。
集微網消息,由于消費者需求疲軟拖累了更廣泛的電子行業,蘋果在中國臺灣主要組裝商和制造商今年8月的總收入同比下滑12.3%,至9,514.1億元新臺幣(合296億美元)。自去年以來,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其他個人電子產品銷量長期下滑。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近日在與法人訪談中指出,第三季運營大致符合預期,包括出貨量季增4%~6%,及毛利率較上季下滑約4%,目前該公司運營重心之一的PMIC(電源管理IC)仍受到陸廠殺價搶單壓力,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在60%,法人預期,要到2024年上半年市況回升,世界先進產能利用率才可望見到顯著提升。
近期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Katie Hobbs正在與臺積電討論先進封裝的有關事宜,試圖拉攏臺積電在美國投資再建一座工廠。不過封測供應鏈認為,臺積電在美國設置先進封裝產能,并不符合成本及經濟效應,對于公司、客戶、終端來說,可能都是弊大于利。
富士康通過在印度南部投資建設制造工廠,迅速擴大了在印度的業務。公告和熟悉該公司計劃的消息來源顯示,富士康已在印度投資布局組裝、芯片制造設備、移動組件、芯片制造和電動汽車等領域。
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正考慮將投資重點放在日本,因其在美國的擴張遇到了挑戰。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凱蒂·霍布斯(Katie Hobbs)9月19日表示,他們正在與臺積電就先進封裝進行談判。
有消息稱,中國臺灣“投審會”9月18日核準8件重大投資案件,包含通過臺積電以45億美元增資美國亞利桑那州廠,作為運營資金。這是臺積電時隔半年再次增資,且金額增加。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9月18日受邀參加“2023年國際法官協會第65屆年會暨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并以《中國臺灣在芯片制造的競爭優勢》為題,進行英文演講。張忠謀指出,中國臺灣晶圓制造有三大優勢:人才、工程師流動率低、交通方便。這三大優勢美國不具備,中國臺灣要捍衛目前的領導地位。
近日,Arm已于納斯達克上市,定價為每股51美元,首日股價上漲25%。其中,臺積電投資近1億美元參與Arm IPO,取得約0.2%股權,潛在收益逾7億元新臺幣。半導體行業人士表示,臺積電并非著眼于股票利益,將這項認購案定位為策略性投資,目的在于抬高客戶轉換晶圓代工廠的成本與門檻。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近日親自前往鄭州廠區,與員工交流,由于蘋果iPhone 15系列上周亮相、預計本周開賣,外界揣測劉揚偉此行也在iPhone最大生產基地(鄭州富士康)掌握iPhone 15量產進展。
研究機構Canalys此前已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腕帶設備的數據,共出貨4400萬臺,9月19日再發布了更詳細的統計數據及分析預測。機構分析師Jack Leathem表示:“受益于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可穿戴市場正在重新煥發活力。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也正在反彈,這促使廠商進一步滿足特定的消費者需求。”
研究機構發布了亞洲供應鏈(ASC)前250名榜單,分析了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韓國、印度和東南亞等地區的近5000家公司財務數據,并篩選出營收總額前250大企業。
研究機構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350萬臺,同比增長17.3%,是自2022年以來的季度最大規模出貨。機構表示,盡管目前尚未恢復到2021年的水平,但在戶外和出行活動放開的大背景下,可穿戴市場需求開始釋放;此外加上大促帶來的多款產品價格下調刺激,市場整體呈現復蘇狀態。
富士凱美萊總研日前預測,傳感器設備的全球市場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1,860億日元(約合800億美元),而2023年為86,237億日元。自動駕駛汽車、智能眼鏡、頭戴式顯示器和其他XR設備將推動市場擴張。
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印度個人電腦市場(包括臺式機、筆記本和平板電腦)同比下降15%,出貨量達390萬臺。筆記本出貨量下降12%,達230萬臺,而臺式機出貨量下降17%,降至76.4萬臺。平板電腦出貨量下降最為明顯,下降22%,出貨87.3萬臺。然而,個人電腦市場(不含平板電腦)經歷2%的環比增長,行業樂觀情緒復現。
近日,一則文曄以38億美元收購富昌電子的消息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作為營收規模全球排名第四的半導體分銷商,文曄收購營收規模全球排名第6的富昌電子后,業務體量有望一舉超過大聯大,躋身全球前三強。
隨著全球經濟持續下行,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近年來普遍疲軟,但是車載顯示市場在汽車智能化趨勢的帶動下逆勢成長,今年更有望首次突破2億片,成為顯示行業最大黑馬,京東方、天馬、三星顯示、LG Display、JDI、維信諾、TCL華星、友達、群創、龍騰光電、惠科、信利等紛紛涌入,試圖搶占市場先機。
近期車展上,“碳化硅”概念仍是新車型的一大賣點。例如,成都車展上20萬區間的首款搭載“準900V雙碳化硅高性能平臺”的上汽智己LS6;德國慕尼黑展上加入了800V平臺碳化硅技術的零跑C10和“看呆德國人”的阿維塔12。
* 氧化鎵商業化腳步臨近,或將與碳化硅直接競爭
在寬禁帶半導體迅猛發展勢頭的影響下,超禁帶半導體也悄然入局。氧化鎵(Ga2O3)作為第四代半導體的代表,不僅在實驗室中取得越來越多研發進展,其量產、商業化腳步也在不斷推進。日本分析機構矢野研究所發布寬禁帶半導體全球市場研究結果,氧化鎵比碳化硅器件具有更高的成本和性能潛力,參與者的數量正在增加。或許不久之后,氧化鎵就會加入與碳化硅和氮化鎵競技的商業市場當中。
當地時間9月18日,越南總理范明政在美國硅谷拜訪英偉達、Meta和新思科技等多家科技公司,并邀請英偉達CEO黃仁勛盡快赴越南訪問和開展工作,希望英偉達在越南設立生產工廠,以越南為東南亞基地。
終端
華為將于9月25日舉行的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FreeBuds Pro 3真無線藍牙耳機,目前產品已經開啟預定。該產品將是全球首款應用星閃連接核心技術的藍牙耳機,通過星閃通信,配合Mate 60系列手機,速率可達1.5Mbps,可提供更高的音質、更強的抗干擾能力。
從多方獲悉,華為或將于今年10月至11月發布一款中端5G手機——新一代nova。當前的華為nova 11系列手機搭載的是驍龍778G 4G芯片。
9月19日,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由于一些手機品牌的人才加盟我們,所有很多投資人和用戶問理想是否做手機?答案是沒有計劃。
9月18日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官方微博“菊廠阿華”發布關于網傳“俄羅斯/沙特/委內瑞拉等政府與華為簽署手機采購協議”等內容的辟謠信息。
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調研,由于蘋果取消了Pro Max產品128GB的版本,導致在北美市場iPhone 15 Pro Max的基礎版本售價上漲至1199美元,是Pro Max產品基礎版本售價自2019年開始的首次上漲。
供應鏈消息人士向集微網透露,蔚來首款智能手機將采用三星顯示6.8英寸Dynamic AMOLED 2X屏幕,分辨率為3088x1440,峰值亮度高達1750nits,支持1—120Hz自適應刷新率,首批訂單量5萬片。
華為自8月29日起,未發先售多款全新的智能手機,包括Mate 60、Mate 60 Pro/Pro+、Mate X5,移動網絡通信速度均達到5G規格。據市調機構統計,9月4日至10日的一周區間,華為手機銷量迅速沖上中國第二,占比17%,僅次于榮耀的17.2%。
9月19日,榮耀發布了首款外折形態的折疊屏手機——榮耀V Purse。該手機打破折疊屏輕薄技術壁壘,折疊狀態下機身僅8.6mm,展開狀態厚度4.3mm,整機重量僅214g,再次刷新市面上已有折疊屏手機的輕薄紀錄。
蘋果預計將在印度智能手機銷量中獲得更大份額,其中高端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機型的出貨量將占更多份額。
9月21日,Redmi召開主題為“蛻變新生”的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Redmi Note 13 Pro+、Note 13 Pro、Note 13 5G三款手機,其中Redmi Note 13 Pro系列搭載第二代1.5K高光護眼屏、2億像素超清相機、4nm處理器以及屏下指紋;升級金剛骨骼架構,機身結構高強度加固,Redmi Note 13 Pro+機型更是首款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首銷價格Note 13 Pro+ 1899元起,Note 13 Pro 1399元起。
在9月21日舉行的蔚來創新科技日上,蔚來手機NIO Phone正式發布,定位旗艦手機,搭載驍龍8 Gen 2領先版芯片,采用了天際線設計,“光啞一體玻璃”五曲面造型。NIO Phone性能版12GB+512GB售價6499元,NIO Phone旗艦版12GB+1TB售價6899元,NIO Phone EPedition版16GB+1TB售價7499元。產品將于9月28日起開始發貨,此外新機最高支持10000蔚來積分支付,可抵扣1000元人民幣。
蘋果在9月中旬推出iPhone 15系列后在印度獲得了大量預訂單。蘋果寄希望于在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上全力提高iPhone銷量,該市場正在經歷有利于蘋果的高端化進程。
觸控
Japan Display(JDI,日本顯示公司)將進軍用于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的14英寸OLED面板市場,計劃于2025年左右開始量產。
三星電子與LG顯示(LG Display)之間關于明年之后供應大型白色有機發光二極管(W-OLED)面板的談判陷入僵局。電視行業的不景氣及三星顯示QD-OLED產線開工率低下阻礙了雙方談判取得進展。
9月19日,利亞德公開了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其中提到Micro LED的擴產計劃,利亞德指出,公司Micro LED生產基地-利晶的產能今年已經擴產到1600KK/月(KK為100萬),之前規劃是今年底前擴產到2000KK/月,但近期技術又有改進,所以跟合資方協商一致后決定將剩下的400KK放到明年擴產,明年整體的規劃的擴產到4000KK/月。
9月19日,市調機構Omdia在報告中指出,到2030年,微型發光二極管(Micro 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預計將增長到5170萬臺。然而,在預測期內,由于該技術僅在有限的應用中具有競爭力,Micro 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份額將僅占整個顯示器市場的1.2%左右。
9月20日,華為終端公司發布微博稱,華為平板十周年,全球發貨量超1億臺,9月25日全新旗艦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聚勢登場。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轉發該微博表示,全新旗艦華為MatePad Pro 13.2凝聚了華為平板十年創新技術。
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高端電視出貨量達到470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4%,這得益于中國電視品牌銷量的增長。
華碩此前于今年6月舉行的Computex 2023展示過一款135英寸的Micro LED顯示屏ProArt Cinema PQ07,但沒有公布太多信息。近期這款產品再次亮相某展會,并正式公布了零售價:高達20萬美元(約合146萬元人民幣)。
蘋果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可能是iPhone標準版系列中最后未配備高刷新率顯示屏的機型,有傳言稱蘋果明年將把高刷新率技術引入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但并未提及“ProMotion”,這表明2024款iPhone新機可能會再次出現差異。
惠普近日發布Spectre Fold新折疊屏筆記本電腦,惠普稱“是世界最薄、最小17英寸折疊屏筆電”。惠普Spectre Fold含鍵盤重量為1.6kg,只比蘋果最新15英寸MacBook Air重0.1kg。
* 億元戰略輪融資!思坦科技Micro-LED量產在即
近日,思坦科技完成億元戰略輪融資,本輪由老股東中金資本領投,新增產投方為A股電源管理芯片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老股東賽富基金繼續加持。思坦科技本輪戰略融資旨在豐富產業鏈資源,所融資金將進一步加速量產線建設并提升研發實力。
* 機構:2023年游戲顯示器出貨將增長10.8%,游戲PC出貨下滑
研究機構IDC表示,隨著個人電腦和顯示器需求的放緩,游戲顯示器、游戲PC的需求出現恢復性增長。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游戲顯示器出貨量將同比增長10.8%,而游戲PC將下降10.5%,但跌幅會小于整體PC市場。上一代游戲電腦產品由于庫存過剩而打折,因此今年的萎縮程度較小。
通信
* 機構:5G衛星網絡將在未來7年產生170億美元營收
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調查結果,5G衛星網絡將在未來7年內為運營商額外帶來170億美元的收入。
* 工信部:系統推進5G、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
9月20日,國新辦舉行經濟形勢和政策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8月份,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企業效益逐步改善。
* 英國政府斥資8800萬英鎊開展高容量場景Open RAN技術測試
英國政府擬投入8800萬英鎊的Open RAN資金通過開放網絡生態系統 (ONE) 競賽授予19個項目,以展示在繁忙的城市、機場、體育場或大型場館中具有高容量帶寬要求的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5G用戶數接近13億,印度成最大增量市場
近日更新的愛立信移動報告顯示,印度在5G用戶增長率方面繼續領先全球,2023年4-6月全球新增1.75億用戶中,印度用戶占到了超過700萬。
(校對/孫樂)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1547-0.html【一周IC快報】高通、鎧俠傳裁員;OPPO回應重啟芯片設計業務傳聞;傳華為汽車BU重大人事調整,余承東何去何從……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