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iPhone 15系列22日正式在臺開賣,記者詢問蘋果供應鏈首波拉貨動向如何?代理業者表示,美國、國內、日本與臺灣高端款新品須等待6~7周左右,市場呈現供應不求的狀態。
多數供應商則稱,仍與往常差不多,通常要等到11月初,才能更清楚看見消費性市場景氣是否復蘇,目前還不到下定論的階段,且近期每周下單數量跟2022年相比軒輊不分。
供應鏈業者指出,2023年iPhone15 Pro Max到貨量幾乎是近幾年最低,研判將會呈現「嚴重供不應求」,而整體15系列銷量,預估將會重回iPhone 13的銷售水準,來到近年高峰,也或許間接顯現出景氣總算逐漸春暖花開。
值得一提的是,供應鏈業者指出,最高端款的iPhone 15 Pro Max需求最盛,業者說明,iPhone 15 Pro Max所搭載的5倍光學變焦鏡頭模塊,因供應商LG Innotek良率不如預期,導致需要增加采購鏡頭與棱鏡數量,因大立光為5倍光學變焦鏡頭首波獨家供應商,將直接受惠iPhone 15 Pro Max 熱銷的情況。
由于采用玻璃鏡片抑制色散相差,并向制造模造玻璃鏡片經驗豐富的日本廠商購買,因此提升鏡頭出貨單價,iPhone 15 Pro Max為近年攝影系統最大變革的機種,同時為2023年新品發表會上的最大亮點,市場預期對消費者吸引力更甚以往,預期能帶動鏡頭出貨維持高峰。
此外,產業人士對此表示,iPhone 15 Pro Max導入潛望鏡頭,帶入高倍光學變焦攝影功能,也給予零組件廠商新的營收成長動能,在iPhone 15 Pro Max潛望鏡頭以及新款鏡頭量產帶動營收規模放大,有利于2023年下半毛利率回溫,大立光2023年第3季毛利能否再度突破5成大關值得留意。
業界表示,若客戶對新產品反應良好,預期2024年下半將會發布的iPhone 16 Pro Max與iPhone 16 Pro兩款高端機種都會采用潛望式鏡頭,勢必為供應商帶來更大效益。
此外,華為新品發布會將于25日登場,同時供應蘋果與華為新品臺系HDI板大廠指出,無論是國內或美系客戶近期拉貨動能都不錯,尤其華為近期開賣的Mate 60 Pro系列在國內引起很大的話題,尤其國內政府在2023年下半各式補貼方案多,帶動國內景氣復蘇。
產業人士對兩款高端機種評論表示,華為的回歸,對近幾年幾乎「躺著賣」的蘋果來說,重新思考如何推出更有競爭力的新款機型,不再像近2~3年新品發表會「如擠牙膏般只見些微差異」。
這點對于成熟甚至遲滯的手機市場,或許是另一方面的助力,同時成為市況不振的消費電子市場,在2023年下半,有個另類的關注焦點。
責任編輯:陳奭璁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1546-0.htmliPhone 15旗艦機供不應求 下半年能寄望蘋果、華為新品?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一周IC快報】高通、鎧俠傳裁員;OPPO回應重啟芯片設計業務傳聞;傳華為汽車BU重大人事調整,余承東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