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間,老字號張小泉(301055.SZ)發布公告,因借款合同糾紛案件,部分實控人張" />
5月10日晚間,老字號張小泉(301055.SZ)發布公告,因借款合同糾紛案件,部分實控人張國標、張樟生被列為被執行人和被“限高”。
時代周報注意到,過去幾年因“拍蒜刀斷”事件導致口碑受到影響,近年來業績陷入“停滯”,股價相對低迷。目前,張小泉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國標、張樟生、張新程。今年4月29日,張小泉發布了董事會換屆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提名張新程、張新堯、金志國、夏乾良、崔華波、王現余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其中,張國標與張樟生系兄弟關系,張新程系張國標之子,張新堯系張樟生之子。
因借款合同糾紛被“限高”
根據富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春控股集團”)出具的《告知函》,2023年7月12日,網營物聯(楊凌)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營物聯楊凌公司”)因項目建設需要與長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楊凌示范區支行(以下簡稱“長安銀行楊凌支行”)簽訂固定資產借款合同,借款金額為3億元。其中富春控股集團、網營物聯控股集團、張國標、張樟生等各方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2024年5月8日,因網營物聯楊凌公司未及時償付本息,長安銀行楊凌支行向陜西省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并立案,富春控股集團、網營物聯控股集團、網營物聯楊凌公司、張國標、張樟生等各方被陜西省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金額為298,250,000元,同時,張國標、張樟生等人被出具了《限制消費令》,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張小泉表示,如實際控制人不能妥善解決債務糾紛、資信情況進一步惡化或引發其他訴訟,將可能導致張小泉集團持有的本公司股票被強制執行或凍結,公司屆時可能面臨控制權不穩定或變更的風險。
目前,張小泉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國標、張樟生、張新程。其中,張國標與張樟生系兄弟關系,張新程系張國標之子。
去年12月,因工作調整,張國標決定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由張樟生接過帥印。
然而,張樟生接位也是暫時的,公司將于2024年5月20日召開股東大會進行換屆選舉。
4月29日,張小泉發布了董事會換屆公告,經董事會提名委員會資格審查,公司董事會同意提名張新程先生、張新堯、金志國、夏乾良、崔華波、王現余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其中,張新堯系現任董事長張樟生之子,目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另外,張新堯繼續被聘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至第二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公司法第146條,以及文明辦的文件,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張樟生作為連帶責任擔保人之一,且被列為被執行人,不符合董事任職資格。
業績“停滯”、股價低迷
“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興,南有張小泉”,作為刀具界元老級品牌的張小泉,早已被國人所熟知。近年來,老字號張小泉曾因“拍蒜刀斷”事件陷入輿論漩渦。
2022年7月,“張小泉客服稱菜刀不能拍蒜”相關詞條登上熱搜。事件的起因系王女士用其99元購買的張小泉菜刀拍蒜時,菜刀斷了。在王女士詢問張小泉菜刀官方客服后,被客服告知“菜刀不能/不建議拍蒜”。張小泉總經理一段“消費者教育”的言論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稱“你學了幾十年的切菜是錯的,所有米其林廚師都不是這樣切的”。
對于張小泉的刀具究竟能否拍蒜的疑問,情況說明中表示,“一般而言,張小泉的常規刀具是可以拍蒜的。與此同時,公司也友善地提醒消費者,并不是所有的刀具都適合用來拍蒜,一些硬度較高或者有專用用途的刀具如果用來拍蒜的話,有斷刀的風險 。”
據2023年10月澎湃新聞報道,近日有消費者發視頻反映,用張小泉刀具拍蒜斷成兩截。張小泉網店客服稱,可以輕拍,鋒利度耐用度越好,不能很好兼顧韌性。
而“拍蒜刀斷門”風波背后,張小泉被大眾所質疑的是“大投營銷推廣,研發費用卻很低”。
2021年-2023年,張小泉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7億元、1.46億元、1.48億元,研發費用分別為2288萬元、2438萬元、2636萬元。
口碑受損,反映到財務上則是公司面臨業績“停滯”的困境。
2023年,張小泉實現營業收入8.11億元,同比下滑1.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511.83萬元,同比下滑39.48%。
其中,2023年主力產品刀剪具的收入為5.61億元,與2022年的5.64億元基本持平。
主力產品增長乏力之外,張小泉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公司圍繞廚房家居場景逐步進行多元產品矩陣的布局,設立廚房五金事業群和家居五金事業群。
然而,廚房五金和家電五金目前的創收能力表現也相對一般。
二級市場來看,張小泉股價上市即巔峰。公司2021年9月6日上市首日拿下最高點37.91元/股,隨后3年多時間整體處于下行態勢。今年2月8日創下新低至7.7元/股,隨后出現反彈,截至5月10日收盤,報14.15元/股,跌1.12%,總市值22億元。
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也在出走。
截至2023年底,國金量化多因子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增持28.13萬股,以持有111.41萬股位列張小泉第4大流通股股東;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增持4.47萬股,以持有68.99萬股位列第7大流通股股東。新進入的機構投資者還包括持有75.42萬股的國金量化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位列第6大流通股股東;持有57.02萬股的金元順安優質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位列第10大流通股股東。
到2024年第一季度,國金量化多因子基金、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國金量化精選基金、金元順安優質基金全部減持,退出了張小泉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
今年1月,張小泉開啟股份回購計劃。
截至4月18日,張小泉此次回購股份已經實施完成,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4,572,324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3%,最高成交價為12.05元/股,最低成交價為7.72元/股,成交總金額為人民幣39,981,265.09元(不含交易費用)。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88139-0.html換屆之際,因債務糾紛,老字號張小泉兩實控人被列為被執行人、被“限高”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