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白酒行業仍處于調整周期,行業產能見頂、兩極分化明顯、落后產能逐漸被淘汰。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行業格局生變,白酒消費人群也在發生代際更替。每年的春季糖酒會都被視為酒業風向標,為此,時代傳媒推出《匠心中國酒》系列報道,探尋2024年白酒行業新機遇。
過去30多年來,白酒產品、價格和營銷體系發生著巨大變革,酒類經銷商迅速崛起,并長期占據酒類流通渠道的重要位置。
這其中,粵商一直以開放和創新的精神,在時代浪潮中充當著“弄潮兒”的角色。40年前,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廣州,王富強和他創辦的廣東粵強酒業有限公司(下稱“粵強酒業”)“踩點入場”,并一躍成長為一家酒業超級大商。
作為粵強酒業的掌舵人,王富強是國內白酒行業高速增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能夠敏銳地嗅到行業的各種變化。
粵強酒業創始人、董事長王富強
“2023年以來,整個市場的庫存量實際上已經消化了很多,基本面也在逐步恢復。但不論是在什么樣的大環境下,做酒都有很高門檻,需要專業的團隊、渠道和知名度,同時也要保持長期主義精神。”王富強在近日接受時代財經專訪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酒商有門檻,不是任何人都能參與”
當下,酒業正處于長周期發展中的變革之年、轉型之年和分化之年,“價格倒掛”“庫存高企”是近兩年來行業的關鍵詞。
王富強認為,白酒行業出現調整的原因,除了外部大環境因素之外,主要與資本進入過快以及供求失衡有關。
“過去幾年來,很多資本,以及一些不太了解酒業的人爭相涌入,導致2022年下半年到現在,酒業都處在調整過程之中。這其中,包括了一些參與者的短期行為,他們并非專業的酒類經銷商,卻認為做酒、賣酒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更有甚者以為拿到酒以后就可以賺很多錢。”王富強認為,未來酒商也一定會有門檻,不是任何人都能參與到酒業中來。此外,隨著經濟復蘇以及白酒產能結構調整,供求失衡的情況會逐漸得到改善。
當下,白酒行業一超多強的格局依然穩固。據時代財經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五大白酒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收近2448億元,凈利潤總和約1059億元,占20家A股上市企業總營收的近80%。
不過,梳理白酒行業過去30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幾乎每十年都會經歷一次3年至5年的周期性調整,并且在每一輪調整期內,都會出現品牌行業地位的變動。
但在王富強看來,隨著行業集中化趨勢愈演愈烈,不少三四線白酒品牌都面臨著全國化名酒的擠壓,行業格局已經變得固化。
“這兩年市場向大品牌集中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利用品牌、渠道和資金優勢,頭部酒企會形成碾壓的態勢,小型酒企無法與其抗衡。”王富強認為,未來大部分地方性酒企在經歷兼并、關停后,都會向區域型的小而美企業轉型。
行業格局定型,白酒的消費趨勢卻在悄悄發生著變化。近年來,白酒消費出現了分層的情況:一方面,茅臺等高端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另一方面,百元價格帶的“民酒”產品成為部分消費場景的主流,茅臺、五糧液等酒企也借勢推出相應產品。
王富強認為,白酒消費分層的趨勢,除了宏觀環境的變化之外,還與廠商的主動布局有關。
“比如原來醬酒的受眾群體偏高端,很少有單價一二百元的產品,這樣價格帶的市場也都被其他香型切走,但隨著醬酒定價的進一步下移,茅臺等頭部廠商也開始推出類似定位的產品。”王富強說。
醬酒還在上升期,但市場不止醬酒
作為一家以黔酒為主的平臺商,醬酒在粵強酒業銷售額中占的比例較高。
王富強透露,目前粵強酒業在售的白酒中,有接近一半是醬酒,30%-40%是濃香白酒。
面對近年來的“醬酒熱”,王富強認為這一趨勢屬于優秀香型的異軍突起,而目前,醬酒還處在上升的勢頭。
王富強列出了一組數據:“按照目前整個醬酒的可供應量來看,2023年,這一數量大約為70多萬千升,占中國的白酒整體供應量的7%-8%,提升空間依然不小。”
此外,王富強指出,以前醬酒屬于高端酒,很多人接觸不到,但隨著醬酒的品牌定位、價格帶逐步下移,接觸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受眾群體也越來越廣。
不過,過去幾年,醬酒也的確存在過熱和資本催熟的情況,尤其是由茅臺引領的醬酒熱潮席卷整個茅臺鎮,大量資本流向當地。但如今,“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
王富強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醬酒行業發展太快,一些沒有經驗的資本迅速進入,但又無法在短期內打造一個成熟的品牌,“資本是逐利的,很多人沒有長期沉淀的心態,遲早會撤出白酒行業。近年來的調整,會使得醬酒相對更健康和規范化”。
雖然當下濃香白酒是國內的消費主流,醬酒也是一個處在不斷上升的品類,但市場的增長點并非只有這兩大香型。
按照王富強對當前酒勢的判斷,他定下了全品類、全渠道的發展規劃,包括對黃酒、威士忌、地產酒的持續投入。此外,清香白酒也是重要一子。2023年10月,粵強酒業與山西汾陽王酒業達成戰略合作,布局華南清香型白酒市場。
“清香白酒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幾年,清香白酒市場認可度也比較高,有一定的品牌和消費基礎。在汾酒的帶領下,清香型白酒的增長勢頭也很快。”王富強預計,2023年廣東清香白酒的銷售額可能超過10億元。
布局清香白酒,王富強稱之為前瞻性布局。他認為,粵強作為一家專業的酒水公司,要考慮到長期發展,先行布局。“我們現在做清香白酒品類,是以全國化為目標,當然廣東仍然是戰略重心。”他說。
按照王富強的規劃,2024年,粵強酒業的清香白酒品類能夠實現超億元的銷售額,未來三年左右時間,則有望達到3-5億元。
白酒的電商渠道仍在起步期
伴隨著白酒行業調整的,還有經銷商的生存環境——一方面,傳統經銷商面臨新零售的不斷沖擊,特別是直播電商興起,已經成為酒類銷售的新渠道;另一方面,名酒頭部企業產品不斷下沉,推動渠道扁平化;同時,隨著年輕消費者成為白酒消費的主流,如何將白酒賣給年輕人,也成為行業長期思考的問題。
王富強認為,酒商、酒企等必須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進一步尋求與市場相匹配的轉變方式,同時廣泛布局渠道,打造一個共享機制。
2020年,王富強提出了粵強合伙機制,即“粵強平臺,事業合伙,成就共享,同心共享”。粵強酒業通過“構建供應鏈體系”,加強與茅臺、五糧液、國臺、劍南春、瀘州老窖等上游廠家的合作關系。同時通過合伙人機制,粵強酒業還成立了四川粵強、湖北粵強等省內外合伙公司。
“在整個鏈條中,要考慮到合作與利益共享。一家公司并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廠家索要資源,只有聯合才能夠有更好的平臺”。王富強說。
此外,隨著白酒銷售多元化時代到來,如何進行傳統渠道、私域流量、線上線下的協同布局,也困擾著一些渠道商。
2019年,王富強投資了廣州微牛電商有限公司,同時他也是最早投資酒仙網的股東之一。目前,粵強酒業已經在各個電商平臺布局了旗艦店,并成立公司推出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模式。
王富強表示,白酒銷售在電商渠道有一定的優勢,因為省掉一些中間渠道,其銷售利潤會比較高。但同時,白酒在電商渠道仍然處于起步期,缺少足夠的專業人才,入局酒水電商的商家并沒有足夠的資源鏈接上游供應鏈。此外,由于一些商家目光不夠長遠,電商渠道經常充斥著低價劣質產品等。
他預計,電商賽道未來會在中國白酒市場占一定的比例,“可能現在的銷售額是1000億元,未來很有機會達到兩三千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互聯網,當代年輕人也比過去更容易接觸到白酒。“你今天在談白酒,可能不久之后就會被抖音精準推送白酒的內容。原來年輕人可能要三四十歲才會接觸白酒,但現在可能20幾歲就能接觸到。”王富強說。此外,酒和餐飲的結合是一個很好的消費場景,隨著年輕消費者出入越來越多的宴請場合,其接觸白酒的幾率也會變高。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76221-0.html專訪粵強酒業王富強:做酒商也有很高門檻,醬酒還在上升期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