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由全國婦聯、中組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共同舉辦的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研修班學員座談會在京舉行,8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女科技工作者結合自身經歷談創新體會,并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發展建言獻策,鼓勵更多女性走向科學金字塔頂端。
在科技創新前沿陣地,我國女科技工作者敢啃“硬骨頭”,勇破“卡脖子”難題。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周穎主持研發建成了首幢自復位墻高層建筑,她認為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獨立而不失美麗,內斂中盡顯堅韌”,充分展現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王婷參與了我國首個領扣型人工角膜產品的研發,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她表示:“女性做科研有獨特優勢,如細致的觀察力、專注力、親和力及堅韌等。”
但總體上看,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較為缺乏,女性科技人才發展仍面臨一些瓶頸。亞太女性參與科技創新的相關調查顯示,在職場發展、生育成本和家庭責任承擔過程中,女性科技工作者不斷流失,呈現出“泄漏管道效應”。
為此,多名發言代表提出,要完善符合女性科技人才特點的專項政策,充分釋放她們的創新活力。
首先是提高女性科技人才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王婷建議提高女性在項目申請、評審專家庫中的比例。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黃桃翠建議通過設定最低比例等做法提高女性在高級技術人才中的占比。周穎還提出,建議形成符合新時代女性科技人才集體特征的共同價值,并面向全社會宣講,激勵更多女孩從事STEM科學研究。
其次是加強保障以解決女性科技人才的后顧之憂。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馬麗佳希望建立起一套與多胎制度、產假制度相匹配的嬰幼托社會支持系統。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建議出臺相關政策,保證女性和男性有同等擇業機會,支持女性產后回歸原有崗位。
此外,要支持一些特殊領域的女性科技人才成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研究員蔚翠建議出臺政策支持軍工、國防領域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但女科技工作者不能拘泥于受惠專項政策,因為高水平的科研競爭不分性別、年齡、國籍,而是靠智慧、意志和努力。”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本科生院院長吳丹表示。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代小佩)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6666-0.html讓更多女性走向科學金字塔頂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數字力量助中西部教育全面提升
下一篇: 科技力量為進博會精準管理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