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股票代碼:0175.HK)計劃收購極氪(股票代碼:NYSE: ZK) 已發(fā)行全部股份。倘若私有化建議落實并完成,極氪將成為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實現(xiàn)私有化并于紐交所退市。”
5月7日,吉利汽車的一則公告迅速引發(fā)熱議。此時,距離極氪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還不足一年。
5月15日,吉利汽車2025年一季度業(yè)績發(fā)布會暨“一個吉利”戰(zhàn)略整合計劃說明會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執(zhí)行董事桂生悅就吉利汽車和極氪的合并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桂生悅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復雜的經濟環(huán)境,吉利汽車只有改變過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形象,進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資源凝聚成一個拳頭,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
根據(jù)同日披露的吉利汽車和極氪一季度業(yè)績情況,第一季度,吉利汽車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凈利潤56.7億元,同比增長264%。極氪方面,作為極氪品牌與領克品牌并表后的首份季度財報,據(jù)美股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第一季度極氪科技凈虧損大幅收窄,同比降低超60%,在香港會計準則下盈利5.1億元。
“時間不等人,現(xiàn)在的市場環(huán)境對吉利汽車而言,已經沒有容錯的空間,這就是我們這么快進行合并的基本邏輯。”桂生悅稱。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極氪敲鐘一年擬退市
作為吉利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2021年成立的極氪是吉利“大擴張”時期的產物,其不僅背靠吉利,且先后獲得了寧德時代、Mobileye等企業(yè)的戰(zhàn)略投資。
2024年5月10日,極氪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被稱為“最快IPO的造車新勢力”。其上市發(fā)行價為21美元/股,首日收盤股價報28.26美元,較發(fā)行價上漲34.57%。
不過,此后三個月極氪股價一路走低,最低曾到13美元/股。截至美東時間5月15日收盤,極氪報收28.92美元,市值73.51億美元。
與此同時,盡管2024年凈虧損收窄30%,但該年極氪凈虧損還是達到57.91億元。
不過,自去年年底推動的極氪品牌和領克品牌合并為極氪盈利帶來了起色。
作為極氪品牌與領克品牌并表后的首份季度財報,據(jù)美股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第一季度極氪凈虧損大幅收窄,同比降低超60%,在香港會計準則下盈利5.1億元。
據(jù)財報披露,極氪一季度總營收達220億元。其中,整車銷售收入191億元,同比增長16.1%;一季度整車毛利率16.5%,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攀升至19.1%,創(chuàng)歷史最高。
極氪科技集團CEO 安聰慧表示,合并之后,極氪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資本開支均同比環(huán)比雙降。
參考極氪品牌與領克品牌的合并,吉利管理層對吉利汽車收購極氪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抱有信心。
這是回歸“一個吉利”的最新整合動作,5月7日,吉利汽車官宣計劃收購極氪已發(fā)行全部股份。
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淦家閱稱,極氪與吉利汽車將進行進一步整合,在效益上的目標就會更大。“我們初步定了一些目標,在增長性我們希望達到效益超過5%以上的目標,研發(fā)效力、管理效益以及營銷的費用效率上,內部定的目標都希望達到15-20%左右的效益。”
對于外界疑惑此次合并是不是需要花大錢或配股融資,桂生悅解釋稱:“我們已經發(fā)出的非約束性報價函當中也提出了換股方案。我個人想,這次極氪的投資者們換股機會會比較大,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此次合并動用的現(xiàn)金量不會太多。”
圖片來源:極氪
回歸“一個吉利”
2014年,吉利曾將吉利帝豪、吉利全球鷹、吉利英倫三個子品牌整合。整合后,吉利汽車在2015年實現(xiàn)銷量的同比增長,當年銷售汽車51萬輛,超過比亞迪。
這或許驗證了聚焦打法的可行性。在汽車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經濟環(huán)境日益復雜的當下,吉利汽車自去年開始再度著手整合,回歸“一個吉利”。
整合背后的原因,桂生悅認為,吉利汽車只有改變過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形象,進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資源凝聚成一個拳頭,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
不過,桂生悅也坦言,整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隨著整合的深入進行以及范圍的擴大,整合中開始出現(xiàn)了問題。
一是整合的效率和為整合而產生的溝通成本問題。整合牽涉到了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在整合過程中,有許多事情都要通過各自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準,這就大大降低了整合的效率,延長了整合的進度。
二是利益不一致的問題,吉利汽車和極氪各有自己的員工激勵機制,所以各項整合工作表面上可以完成,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一定會出現(xiàn)各自為自己所在的公司爭取利益傾斜的情況,這就會讓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
盡管未來的整合過程還有諸多不確定,但回歸“一個吉利”的決心堅定。“我們相信隨著發(fā)展,上述兩個問題一定會越來越嚴重,而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最徹底的方法就是兩家公司整體合并,回歸一個吉利,才能真正達到整合的目的。”桂生悅表示。
他表示:“時間不等人,現(xiàn)在的市場環(huán)境對吉利汽車而言,已經沒有容錯的空間,這就是我們這么快進行合并的基本邏輯。”
當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一季度汽車市場價格折扣率仍然高達15.2%。對于吉利汽車而言,其在今年一季度實現(xiàn)了銷量同比增長48%至70.4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達33.9萬輛,同比增長13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64%至56.7億元。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吉利汽車可以高枕無憂。
在被諸多車企視為第二增長曲線的海外市場,吉利汽車未能維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核心原因是海外市場變化比較快,我們對海外市場的調研方面顯得不足,反應比較慢。”桂生悅表示。
據(jù)悉,目前吉利汽車在海外銷售的產品和在國內銷售的配置一樣,但海外消費者對汽車配置的要求遠沒有中國消費者高。
桂生悅進一步解釋:“我們沒有非常及時地調整。而許多中國的友商在海外這方面的工作比我們扎實得多,他們會根據(jù)海外市場情況來減少或調整車輛配置,從而降低成本和售價。這也造成了我們在海外部分主要市場的份額下降。”
此外,他還提到,吉利汽車的營銷和售后服務存在不足,特別是在新能源產品方面。“由于現(xiàn)在中國市場汽車競爭的態(tài)勢非常復雜,一定要適應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要及時地作出改變,我們的營銷能力和售后服務能力必須要得到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談到未來能存活下來的汽車公司,桂生悅認為,未來的汽車公司一定是要符合這兩個屬性的,一是長期主義,二是具有強大制造能力的科技公司。“在過去這兩年,我們也在調整戰(zhàn)略。對吉利汽車而言,我們現(xiàn)在就是沿著這兩個方向去努力。”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50529-0.html為何擬收購極氪?桂生悅:市場對于吉利汽車已經沒有容錯空間,這是合并的基本邏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