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外賣市場風云變幻,新玩家不斷涌入,試圖打破美團與餓了么雙雄爭霸的格局。2023年,抖音攜手餓了么大舉進軍外賣領域,而京東外賣也在年初高調亮相,這一系列動作無疑為餐飲商家和消費者帶來了新的期待。
對于商家和消費者而言,新平臺的出現往往意味著“紅利期”的到來,多平臺競爭不僅能提升服務質量,還能帶來更多優惠。然而,從長期經營的角度看,商家對新外賣平臺的態度卻顯得頗為謹慎。面對美團和餓了么這兩大成熟平臺,多數商家選擇觀望,不愿輕易投入過多資源。
根據零售電商頻道的長期研究,新外賣平臺很難通過簡單的補貼和促銷迅速提升訂單量。這一困境源于外賣行業的兩大經營難點:有限供給和峰值即配。這些難點也是早前百度外賣、滴滴外賣等平臺最終選擇退出或關停的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抖音外賣在2023年初的日均訂單量維持在1萬至2萬單之間,盡管在五一假期前夕因消費者囤預售券和平臺補貼政策的影響,日訂單量一度突破10萬,但隨后又迅速回落。京東外賣的情況也類似,其非餐飲類訂單量在50萬至100萬單之間,而餐飲外賣訂單量則在特定活動期間達到峰值,日常則相對較低。
相比之下,美團的即時配送訂單數則顯得尤為龐大。2024年第三季度,美團的即時配送訂單數達到71億筆,日均訂單量超過7800萬單,其中餐飲外賣占比高達80%,即日均餐飲外賣訂單量達到6200萬單。
有限供給是制約新外賣平臺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餐飲商家的產量和服務范圍有限,無法像工業化生產的實物商家那樣迅速擴大規模。新平臺很難吸引新的餐飲商家入駐,只能從成熟平臺搶奪現有商家,這在市場滲透率增速放緩、一二線城市外賣市場逐漸飽和的背景下尤為困難。
另一方面,峰值即配的要求使得外賣平臺必須投入巨額資金和技術力量來確保用戶體驗。每天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時間相當于電商平臺的618、雙11大促,要求商家和騎手的供給與配送時限在固定時段內高度匹配。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外賣平臺需要建立強大的線下運營體系,并開發出高效的派單系統和調度系統。
這些系統的背后是復雜的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通過對騎手軌跡、配送業務數據、地理環境等多維度信息的挖掘,平臺能夠實現訂單與騎手的高效動態最優匹配,從而為用戶提供最佳的配送服務,并降低配送成本。美團和餓了么都在不斷優化這些算法,以提升用戶體驗和騎手效率。
然而,即使有了這些先進的技術和算法,新外賣平臺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供給有限”和“峰值即配”的雙重壓力下,它們很難在短期內實現規模化和盈利。一方面,由于無法在短期內做大規模,新平臺很難從餐飲商家獲得足夠的傭金和廣告收益;另一方面,它們還需要不斷投入資金用于系統升級、騎手招募和配送支出。
因此,盡管抖音、京東等巨頭攜帶著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品牌影響力進入外賣市場,但它們仍然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實現規模化發展。在現有的競爭格局和各大平臺的增長及盈利壓力下,新外賣平臺想要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并非易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32111-0.html萬億外賣平臺夢:突破供給與配送難關,路在何方?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