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春節以來,“國補”政策點燃了全國電子產品的消費市場。
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及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數據平臺顯示,1月20日0時至2月8日24時,有2009.2萬名消費者申請了2541.4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而據中國銀聯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超6000家商戶通過銀聯參與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產生補貼交易626.84萬筆,銷售金額約205.8億元。
1月15日,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發布《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部署各地優化補貼流程便利消費者、一視同仁支持各類主體參與補貼政策,營造購新補貼良好實施環境。1月20日,28個省份及時啟動補貼政策,其他地區也相繼落地實施。
該優惠政策被普遍稱之為“國補”。具體來看,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的補貼標準為,對于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產品,按照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手機等3類數碼產品的補貼為購新補貼,不是以舊換新,不以“交舊”為前提。
而隨著國家補貼換新政策落地,全國各地電子產品的新春消費變得愈發火熱。以深圳為例,作為全國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頂流商圈,春節期間華強北人頭攢動。華為、惠普、小米、華碩等品牌電腦專區貼滿“萬元以下八折”“超萬元立減2000元”的“國補”促銷標識。
“由于手機等數碼產品的消費補貼為實際售價的15%,且最高不超過500元,所以售價在4000元上下的手機最受歡迎。不少市民趁春節換新機,智能機型銷量比去年同期漲了近三倍。”華強北某品牌手機店的店員表示。
與此同時,考慮到“國補”僅覆蓋6000元價格以下的產品,為了讓價格符合國補標準,部分高端機在國補開始前,就已籌措降價以達到國補的門檻。
在1月20日前,蘋果、華為兩大手機巨頭在售的主力機型中的部分型號,包括iPhone16、華為Mate60Pro+都進行了降價。此前iPhone 15 Plus256G版本售價在6399元,目前已經降至5599元。iPhone16 Plus128G版本此前為6999元,目前已降至5999元,剛好符合國家補貼標準。此外,華為部分機型也進行了調價。華為Mate60Pro+ 12GB+256GB降至5999元。
再疊加上“國補”的500元,這些中高端機型的價格降至歷史低點。有消費者通過國補下單了一臺內存256G的iPhone16,價格為5499元。他還對比了美國市場,國補后的iPhone16全球最低價,成蘋果“最香機”。
或許正是受益于此,4000元至6000元左右的機型在春節期間爆單。第三方市場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春節前一周,手機銷售量、銷售額環比分別上漲74%和65%,同比分別上漲30%和34%;春節期間,2000元以下、2000元至4000元、4000元至6000元價位手機銷售量與上年春節假期相比分別同比增長10%、52%、108%。
(時代財經謝斯臨 綜合自經濟日報、澎湃新聞、深圳商報、第一財經等)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29656-0.html“國補”引爆春節數碼消費:超兩千萬人申請補貼,4000至6000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