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42.5萬件,權利人為企業的發明專利占比提升到72.8%,企業創新更加活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9件,提前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5.3萬億元,占GDP比重增至12.7%……7月29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高價值知識產權不斷涌現,知識產權有效賦能經濟創新發展。
大力推動專利轉移轉化是近年來知識產權工作的一大重點。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印發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各部門、各地方密切配合,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采取多項舉措,切實破解專利轉化難題:
一是加快對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的盤點。“我們搭建了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發明專利數據平臺,幫助高校和科研機構準確掌握存量專利底數。”申長雨說,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組織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率先開展試點,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二是有效發揮企業在專利產業化中的主力軍作用。申長雨說,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深入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已組織超過1.7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與該計劃。
申常雨表示,下一步將把工作重心從存量專利的“盤點”轉向“盤活”,集中精力在“轉”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見實效,聚焦專利產業化這一工作主線,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和社會資源,全方位、深層次、多途徑推動專利轉化實施,釋放專利的市場價值,增強企業競爭力,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為技術創新的熱點領域,數字經濟創新也十分活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透露,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40.6萬件,占同期全社會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達到21.0%。截至2023年底,共有15.5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數字經濟相關發明專利,較上年增加3.1萬家,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37.8萬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葛樹說,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在全國17個省市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頒發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超過8700件,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超過55億元。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起草了數據知識產權政策性文件,制定了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規范,設計了全國統一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加快建立全國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開發相關的信息化系統,為在國家層面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做好必要準備。
談及近來備受關注的專利開放許可,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介紹,2022年5月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了專利開放許可試點,截至2023年底試點結束,3200多個專利權人篩選出5.9萬多件專利試點開放許可,匹配推送至超11萬家中小企業,達成許可項目超1.7萬項,有效緩解了高校、科研機構專利轉化難和中小企業技術獲取難的兩難問題。
今年1月20日,新修改的專利法實施細則正式施行,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全面落地。王培章說,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實施工作的通知》,將著力加強政策引導、優化服務內容、完善配套機制。
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專利開放許可實施糾紛調解工作辦法(試行)》,引導當事人妥善解決專利開放許可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糾紛,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專利法規定,對開放許可實施期間的專利年費減免15%,進一步調動權利人實施專利開放許可的積極性。(記者 操秀英)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04493-0.html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高價值知識產權不斷涌現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2024巴黎奧運會迎來AI浪潮
下一篇: 韓國電商現泡沫破裂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