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副總裁張巍,圖片來源:騰訊方面提供
7月25日,ChinaJoy高峰論壇CDEC在上海舉辦,騰訊公司副總裁張巍以《以創新“快跑”助力發展“長跑”》為題發表主旨演講,從“變”與“不變”兩個方面,分享了他對游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觀察與判斷。
在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取得革命性突破的背景下,作為前沿科技孵化場的游戲產業,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
伽馬數據近期發布的《中國游戲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數據顯示,現階段全球頭部科技企業布局游戲產業鏈環節的占比高達51%,涉及網絡技術、用戶渠道、硬件設備等關聯領域。
張巍認為,這說明網絡游戲已經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賽道,不同行業的高手們都在同場競爭。
在此情況下,游戲公司必須積極擁抱技術變革,才能最終實現突圍。人工智能因此逐漸成為游戲研發的“標配”。《報告》數據指出,超99%受訪者所在的公司或部門已通過多種渠道引入AI技術和工具,約八成受訪者認為AI技術促進了整體項目的提質增效,讓生產效率提升超過20%。
騰訊亦不例外。張巍透露,騰訊是較早系統化布局AI研發的企業之一,從2016年成立AI Lab,到去年推出混元大模型,相關研究已在游戲、社交、數字人等領域廣泛落地。同時,在內容生產管線、游戲角色訓練、智能體動作生成等方面,騰訊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如騰訊今年推出的新自研AI引擎GiiNEX,已經具備3D圖形、劇情、關卡等多種AIGC能力,能夠讓游戲場景制作、內容生成等領域的部分工作效率提升40倍以上;在《火影忍者》手游中,針對格斗游戲的大規模強化學習方案,也直接幫助訓練需要的時間和資源下降90%以上。
但在適應技術變革的同時,張巍強調,游戲公司也應把握產業“不變”的一面。
“從騰訊游戲的市場經驗看,我們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成功主要兩方面的堅持。其一是多栽‘常青樹’,重視精品驅動,不斷培育‘強枝’和‘新芽’。”張巍如是表示,在他看來,騰訊游戲能夠保持高基數下的增長,離不開常青游戲的貢獻。
第三方統計機構Sensor Tower去年發布的《全球常青手游特征與趨勢報告》顯示,騰訊旗下的旗艦產品《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近五年時間里一直穩居全球常青手游收入前列。而以這兩款游戲為代表的5款騰訊旗下的常青手游,平均每年為騰訊帶來52億美元的收入。
這些長青游戲產品甚至能夠在上線多年之后,持續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張巍以騰訊收購而來的芬蘭游戲廠商Supercell舉例,該公司旗下的多款常青產品持續復蘇。其中,運營已經超過5年的《荒野亂斗》,今年一季度在國際市場上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去年同期的2倍,流水超過去年同期4倍。
“未來,騰訊將繼續提升游戲品質,讓更多精品游戲成為‘時間的朋友’。”
其二,張巍認為,游戲公司應跑好“馬拉松”,重視長線積累,實現產業“接力”和“合力”。從全球范圍看,游戲行業的一個特點是行業周期長。通過對過去十年中最成功的產品進行梳理,張巍發現,能夠達到10億美元量級的團隊,平均耕耘時間為14年左右。
更長線的布局因此顯得格外重要。張巍以對拳頭游戲的投資舉例,最早在該團隊只有8個人的時候騰訊就已經入局;而拳頭近年的新爆款《無畏契約》,從有初創想法到取得市場成功,是經過了將近十年的積累。
而在長線堅守的同時,張巍強調,全球游戲產業的歷程也顯示,品類的發展并不是單打獨斗的“擂臺賽”,而是從0到1、從1到10,再從10到100的“接力賽”。
在他看來,騰訊對射擊類玩法的探索就較為典型。在過去十年中,騰訊從投資該模式雛形的開發團隊開始,不斷擴大和加深合作范圍,才最終通過《PUBG MOBILE》等代表性產品,推動此類玩法成為全球主流的游戲類型。
正是基于這樣的成功經驗,張巍認為,前沿技術的加持雖然為游戲產業打下了“快跑”的堅實基礎,但游戲行業需要不僅有百米沖刺的爆發力,還要煉出跑好“馬拉松”的耐力。而在這個過程中,騰訊游戲也希望與全行業攜手,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跑得更快、跑得更穩、跑得更遠。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03491-0.html全球51%頭部科技企業布局游戲,騰訊張巍:打造10億美元量級產品需投入14年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