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發熱可通過物理降溫、調整環境溫度、補充水分、觀察伴隨癥狀、及時就醫等方式處理。新生兒發熱可能由環境過熱、脫水、感染、代謝異常、疫苗接種反應等原因引起。
使用溫水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分布區域,水溫控制在32-34攝氏度,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遵醫囑使用退熱貼,如小林退熱貼。禁止自行服用退燒藥,新生兒肝臟代謝功能未完善,用藥需嚴格遵循兒科醫生指導。
保持室溫在24-26攝氏度,濕度50%-60%,減少包裹衣物。過熱會導致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出現捂熱綜合征。使用空調或風扇時避免直吹,監測體溫每2小時一次。若因環境因素引起發熱,調整后體溫多在1-2小時內下降。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養頻次,每次少量多餐。發熱時每公斤體重需增加10-15毫升液體攝入,觀察尿量每天不少于6次。脫水熱常見于夏季,表現為前囟凹陷、皮膚彈性差,需立即就醫補液。可遵醫囑使用口服補液鹽Ⅲ。
記錄發熱持續時間、最高溫度及熱型,注意是否伴隨拒奶、嗜睡、抽搐、皮疹等癥狀。化膿性腦膜炎可能出現前囟膨隆,尿路感染可伴排尿哭鬧。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干混懸劑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
出生28天內新生兒出現發熱必須立即就診,尤其是體溫超過38攝氏度或低于36攝氏度。敗血癥早期可能僅表現為體溫不穩,需進行血常規、CRP、血培養等檢查。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可遵醫囑使用干擾素α2b噴霧劑,但需排除細菌感染。
家長需每日監測新生兒體溫2-3次,選擇腋下電子體溫計測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發熱期間暫停疫苗接種。母乳喂養母親應飲食清淡,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觀察精神狀態、進食量、睡眠質量等變化,出現反復發熱或持續高熱超過24小時須急診處理。出院后定期進行兒童保健隨訪,評估生長發育情況。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9770-0.html新生兒發熱怎么辦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人工置換膝關節后有什么后遺癥
下一篇: 牙齒縫隙變大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