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鐵劑、治療原發病、改善吸收障礙、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缺鐵性貧血通常由鐵攝入不足、鐵丟失過多、鐵吸收障礙、鐵需求增加、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缺鐵性貧血患者可適量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攝入,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有助于改善缺鐵狀態。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如橙子、獼猴桃、西藍花等,維生素C能促進非血紅素鐵的吸收。避免與濃茶、咖啡同食,其中的多酚類物質會抑制鐵吸收。
在醫生指導下可服用琥珀酸亞鐵片、多糖鐵復合物膠囊、右旋糖酐鐵口服溶液等鐵劑。鐵劑治療需持續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繼續補充儲存鐵,通常需要3-6個月。口服鐵劑可能出現惡心、便秘等胃腸反應,建議餐后服用。嚴重胃腸反應者可改用靜脈補鐵,如蔗糖鐵注射液。
對于月經過多引起的缺鐵性貧血,需排查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婦科疾病,必要時進行宮腔鏡手術。消化道出血患者需完善胃腸鏡檢查,明確潰瘍、腫瘤等病因后針對性治療。慢性腎病患者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原發病控制后貧血才能根本改善。
胃大部切除術后、萎縮性胃炎患者因胃酸分泌減少影響鐵吸收,可補充維生素C或稀鹽酸合劑增強鐵劑吸收。乳糜瀉患者需嚴格無麩質飲食,修復小腸黏膜后鐵吸收功能才能恢復。長期抑酸藥物使用者應評估用藥必要性,必要時調整藥物方案。
治療期間每1-2個月復查血常規,觀察血紅蛋白上升趨勢。鐵蛋白達到50μg/L以上才算鐵儲備充足。治愈后仍需每6-12個月隨訪,防范復發。孕婦、青少年等高風險人群建議每年篩查血紅蛋白。出現乏力、頭暈等癥狀加重時及時就醫。
缺鐵性貧血患者日常應注意均衡膳食,保證紅肉、禽類、魚類等優質蛋白攝入。烹飪使用鐵鍋可增加膳食鐵含量。避免長期服用影響鐵吸收的藥物如抗酸劑、四環素等。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增強體質,但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缺氧癥狀。女性月經量過多者建議記錄月經日記,異常出血時盡早就診。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8196-0.html缺鐵性貧血怎么辦好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敗血癥的血常規怎么顯示
下一篇: 白細胞低還發燒一般持續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