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并非必須手術,是否手術需結合病情嚴重程度、癥狀頻率及并發癥風險綜合評估。主要處理方式有藥物保守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手術、體外沖擊波碎石、飲食調節等。
對于無癥狀或癥狀輕微的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可嘗試藥物控制炎癥和膽絞痛。常用藥物包括熊去氧膽酸膠囊、消炎利膽片、茴三硫片等,這些藥物有助于溶解膽固醇結石或緩解膽汁淤積。若合并感染需聯用抗生素,如頭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但藥物治療周期長,結石復發概率較高。
反復發作膽絞痛、合并膽囊息肉或膽囊功能喪失者,通常建議腹腔鏡手術。該術式創傷小、恢復快,術后1-2天可下床活動。手術需全身麻醉,通過腹部3-4個小切口切除膽囊,術后可能出現腹瀉、消化不良等后遺癥,多數患者3-6個月后胃腸功能可代償適應。
當膽囊嚴重粘連、解剖結構異常或懷疑癌變時需開腹手術。開腹術野暴露更充分,能徹底清除病灶,但創傷較大,術后需留置引流管,恢復期約2周。高齡或合并心肺疾病者需謹慎評估手術風險。
適用于單發、直徑小于2厘米的膽固醇結石,且膽囊收縮功能正常者。通過體外設備產生沖擊波聚焦碎石,需配合口服溶石藥物。該方法無需住院,但治療周期長達數月,結石易復發,目前臨床應用較少。
低脂飲食是基礎保守措施,每日脂肪攝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油炸食品、動物內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西藍花,可減少膽固醇結晶。規律進食能促進膽汁排空,建議每日5-6餐少量多餐。合并急性發作時需禁食,靜脈補充營養。
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無論是否手術,均需長期保持低膽固醇飲食,限制蛋黃、肥肉等高膽固醇食物。術后早期可能出現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可補充胰酶制劑幫助消化。定期復查腹部超聲監測結石變化,若出現持續右上腹痛、發熱、黃疸等需立即就醫。無癥狀結石患者建議每6-12個月隨訪,評估膽囊壁厚度及肝功能指標。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3830-0.html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必須手術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肝腹水為什么會轉化為肝癌
下一篇: 確診肝腹水患者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