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膝蓋突然"咔噠"響,爬樓梯比從前費勁多了...這些細微變化可能正在提醒你:雙腿正在悄悄變老!別以為腿腳不便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很多30歲+的上班族,雙腿年齡已經提前"退休"了。
1、膝蓋發出奇怪聲響
正常關節活動應該是靜悄悄的。如果下蹲、上下樓時膝蓋頻繁出現"咔咔"聲,說明軟骨可能已經開始磨損。這種響聲不同于偶爾的氣泡音,會伴隨輕微疼痛感。
2、腿部肌肉莫名酸痛
久坐后站起時大腿發軟,或者散步半小時就小腿脹痛,都是肌肉流失的征兆。25歲后人體肌肉每年流失1%,缺乏鍛煉的人流失速度更快。
3、靜脈開始"畫地圖"
小腿出現細小的紅色或藍色血管紋路,或者腳踝處經常浮腫,提示靜脈回流功能下降。長期穿高跟鞋、久坐不動的人群要格外注意。
4、平衡能力變差
單腳站立時間不足20秒,或者容易絆倒摔跤,反映神經肌肉協調性在衰退。這個測試比實際年齡更能反映雙腿老化程度。
5、皮膚出現"魚鱗紋"
小腿皮膚干燥起屑,像魚鱗一樣有裂紋,不僅是缺水表現,更可能是血液循環變差的信號。尤其要警惕冬.季加重的情況。
1、現代生活方式陷阱
每天坐8小時以上,腿部肌肉長期處于"休眠"狀態。地鐵電梯取代爬樓,代步工具代替步行,我們的雙腿正在經歷"用進廢退"。
2、錯誤的運動方式
突然的高強度鍛煉、不規范的跑步姿勢,反而會加速關節磨損。很多人不知道,爬山、爬樓梯其實是最傷膝蓋的運動之一。
3、營養攝入不均衡
過度節食導致蛋白質缺乏,會影響肌肉合成。而高糖飲食引發的慢性炎癥,則會加速關節老化。
1、選擇對的運動
游泳、騎自行車對膝蓋沖擊小,適合作為日常鍛煉。辦公室久坐族可以每半小時做一組踮腳尖(30次)和抬腿(20次)動作。
2、補充關節營養
多吃富含歐米伽3的三文魚、核桃,補充軟骨素的食物如雞爪、豬蹄。維生素D和鈣的充足攝入也必不可少。
3、改善血液循環
睡前用枕頭墊高雙腿15分鐘,促進血液回流。工作時避免蹺二郎腿,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3分鐘。
4、重視日常防護
天冷時注意腿部保暖,空調房穿長褲。女性減少穿高跟鞋的時長,改穿有足弓支撐的平底鞋。
1、椅子起立測試
雙手交叉抱胸,重復站起坐下動作,30秒內完成少于15次說明下肢力量不足。
2、6分鐘步行測試
平坦路面快走6分鐘,距離不足400米提示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下降。
別等走不動路才想起保養雙腿!從今天開始,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給雙腿適合的運動和營養。記住,能自由行走是最大的幸福,護腿要趁早!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1197-0.html人未老腿先老,5個雙腿衰老“信號”,若不留意,醫生也很難幫忙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內分泌失調會導致月經淋漓不盡嗎
下一篇: 空腹胰島素4.7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