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痛風需通過血尿酸檢測、尿尿酸檢測、關節液檢查、X線檢查和超聲檢查等實驗室檢查確診,主要觀察血尿酸水平、關節液尿酸鹽結晶、骨關節破壞程度等指標。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導致尿酸沉積引發的炎癥性疾病,典型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多見于第一跖趾關節。
血尿酸檢測是診斷痛風的核心指標,空腹血尿酸超過420μmol/L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但需注意約30%急性發作期患者血尿酸可能正常,需結合臨床表現判斷。檢測前3天應避免高嘌呤飲食,抽血前需空腹8小時以上。
24小時尿尿酸排泄量測定有助于區分尿酸生成過多型或排泄減少型痛風。尿尿酸超過800mg/24h提示生成過多型,低于600mg/24h為排泄減少型。收集尿液標本時需記錄總尿量,避免維生素C干擾檢測結果。
關節穿刺抽取滑液在偏振光顯微鏡下發現針狀尿酸鹽結晶是確診金標準。急性期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結晶呈負性雙折光現象。該檢查具有創傷性,需嚴格無菌操作,凝血功能異常者慎用。
X線早期可能無異常,慢性期可見關節面穿鑿樣骨質破壞、軟組織痛風石沉積。典型表現為非對稱性偏心性骨質侵蝕,邊緣呈懸臂狀。該檢查對晚期結構改變敏感,但早期診斷價值有限。
雙能CT和肌骨超聲可發現尿酸鹽沉積形成的雙軌征、暴風雪樣回聲等特征性表現。超聲還能動態觀察滑膜增生和血流信號,具有無輻射、可重復的優勢,適用于早期篩查和療效評估。
痛風患者需長期控制血尿酸水平,日常應限制動物內臟、海鮮等高嘌呤食物攝入,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促進尿酸排泄。避免劇烈運動和關節受涼,肥胖者需漸進減重。急性發作期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緩解疼痛。遵醫囑規律服用降尿酸藥物,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和血尿酸,出現關節畸形或腎功能損害需及時就醫。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0599-0.html老年人痛風的實驗室檢查有哪些?痛風主要看什么指標?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