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外媒thegamer發文表示《宇宙機器人》應成為PlayStation的未來,但就目前來看,索尼卻似乎無意推動。
媒體認為,《宇宙機器人》的成功本該讓它成為PlayStation平臺的代表作。這款游戲不僅收獲了大量好評和獎項,也贏得了玩家的廣泛喜愛,被視為近年最優秀的平臺跳躍游戲之一。
《宇宙機器人》所代表的,是PlayStation曾經的輝煌——一個在第一方游戲陣容中敢于平衡“嚴肅與輕松”的平臺。在PS初代至PS3時期,索尼愿意支持大小團隊自由發揮,打造那些獨一無二的作品。而現在,《宇宙機器人》和其他一些中小型項目卻常被視為“例外”或“干擾”,索尼的主攻方向變成了高投入、長周期的3A大片與能穩定盈利的在線服務型游戲。
在近日一次面向投資者的采訪中,索尼游戲工作室業務集團CEO Hermen Hulst談到了他們對“服務型游戲”的看法,并反思了《星鳴特攻》的失敗?!胺招陀螒驅ξ覀兌允且粋€巨大的機會,”Hulst表示,“雖然我們在《地獄潛者2》上取得了成功,但也遇到了《星鳴特攻》這樣的挑戰。”
Hulst提到《星鳴特攻》雖然開發投入巨大,但最終并未在同類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玩家一眼就看穿它只是又一個為了利潤而生的在線射擊游戲,藝術性、創造力毫無蹤影。
他還談到了Bungie的《馬拉松》項目——盡管遭遇了大量公關災難,甚至核心粉絲群體的強烈抵制,索尼仍然選擇支持。他用一套枯燥的“企業話術”表示:“我們會繼續反復測試和迭代,最大化玩家的參與度和滿意度?!?p class="GsImageLabel" align="center">
媒體認為,這樣的語言令人作嘔。索尼似乎已不再關心游戲是否能帶來文化影響,只在乎是否能產出生命周期固定、盈利預期明確的產品。等到利潤見頂,項目壽命結束,他們再投入下一個“服務型賭局”。開發者固然才華橫溢,但他們的心血只是通向公司股東回報的工具。
即便《馬拉松》再次重蹈覆轍,索尼恐怕也不會停止對服務型游戲的執著追求。畢竟《堡壘之夜》《Roblox》等項目日進斗金,資本就會追逐利潤,不管以何種方式獲得。他們不會在乎《宇宙機器人》的藝術價值。
如今看來,《宇宙機器人》更像是一個“意外之喜”,而不是被PlayStation系統性看重的作品。索尼當然樂于享受它帶來的銷量和口碑,但這似乎只是另一場“幸運地押中爆款”的例子。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1-46167-0.html外媒:《宇宙機器人》應該是PS的未來 但索尼無意推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