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的現場,深耕青少年AI教育領域八年的猿編程正式推出其最新力作——星瀚智能套裝。這款產品以“創造性AI實踐”為核心,結合行業首創的“4C體系”,為青少年AI教育開辟了一條從技能訓練到認知提升的新路徑。發布會上,猿編程通過真實案例與產品演示,展現了AI時代下教育模式的創新突破。

“編程不是教孩子寫代碼,而是培養他們理解、創造并與AI協同的能力。”猿編程創始人李翊在發布會上強調。他以星瀚智能套裝的核心控制器為例,解釋了產品設計背后的教育邏輯:這款外觀類似手機的設備,特意采用點陣式屏幕而非沉浸式娛樂屏。“我們希望孩子通過代碼精確控制每個方格,比如讓屏幕中的小鳥逐片亮翅,或讓機器人按坐標移動。這種‘親手控制’的過程,才是AI認知的起點。”
星瀚智能套裝的模塊化設計是其一大亮點。套裝整合了二十余類傳感器與執行器,包括溫濕度傳感器、聲音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光敏傳感器,以及舵機、電機、LED指示燈等。學生無需掌握復雜電路知識,只需像“搭積木”一樣組合模塊,即可快速搭建智能車、機械臂等項目。這種設計覆蓋了課堂教學、課后實踐與創意開發的全場景需求,真正實現了“硬件搭建到AI應用”的完整鏈路。
李翊現場分享了多個學生實踐案例。一名學生為家中商店設計了“智能招財貓”,通過超聲波傳感器編程實現“人手靠近30厘米內招手,無人時自動休眠”,既解決了耗電問題,又在調試參數過程中理解了傳感器感知與機械響應的邏輯。另一名學生搭建的“智能追光板”則通過雙光敏傳感器模擬人類雙耳定位,利用光線強度差判斷方向。初期追光板總左右抖動,學生反復調試后發現需設定光線數值差的閾值,從而摸清了理論算法與現實場景的偏差。
“接入AI大模型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降低創造門檻。”李翊舉例稱,一名學生想讓屏幕中的小鳥“跟著手飛”,無需學習復雜體感算法,只需調用大模型接口,用超聲波傳感器捕捉手部距離,即可實現“手近飛高、手遠飛低”的效果。這種設計讓孩子開始主動思考家中智能設備的運行原理,真正實現了“看懂AI底層邏輯”的教育目標。

與星瀚智能套裝配套的“4C體系”,是猿編程在AI教育領域的另一大創新。該體系以四大核心維度——底層認知能力(Cognition)、復合思維能力(Complex Thinking)、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 & Driver)、學科融合能力(Cross-discipline)——構建了AI核心素養的提升框架。李翊指出,真正的AI教育不應止步于技術傳授,而應聚焦認知與思維的深層發展。
在猿編程的教學實踐中,學生通過“編寫-運行-調試”的循環,顯著提升了專注力與工作記憶等底層認知能力。算法設計鍛煉了邏輯與結構化思維,系統開發培養了整體規劃意識。每完成一個貼近生活的編程項目,學生都會獲得成就感,形成“學習-實踐-收獲”的正向循環。例如,搭建“智能追光板”需要理解光電效應、運用光敏傳感器、設計雙向感應結構,再通過代碼實現數學邏輯,讓知識從課本走向實踐。
自2017年成立以來,猿編程始終專注于青少年AI教育賽道。依托“4C體系”,其產品矩陣已覆蓋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及校園AI教育三大領域:面向家庭用戶的C系列《編程應用與計算思維》與A+系列《高級算法與人工智能》課程,累計服務學員超600萬;面向校園場景的AR編程、實物化編程等產品,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的3500余所學校。為確保課程科學性,猿編程于2020年成立“少兒編程研究院”,匯聚腦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專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劉嘉教授與北京大學魏坤琳教授分別擔任首席科學顧問與認知科學顧問。
更多>同類資訊
馬云深夜現身阿里HHB酒吧,著裝休閑心情佳,或重返園區引關注09-17
百度內部座談會聚焦發展:以溫度凝聚力量,共探創新與人才新路徑09-17
武漢攜手華為打造首個超大城市運行管理智能體 開啟“人機共生”治理新篇章該平臺全力推進數據歸集治理,目前已集成1500余項城市體征指標,打通公安、交管、城管、應急等14個市直部門、16個區專業指揮信息系統,全面匯聚城市運行動態感知數據,加速成為協調各方、推動建設智慧城市“一網統…09-17
數字賦能文化遺產:古籍“活”起來 文物“動”起來 古建“立”起來 非遺“火”起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采用了“文物+數字”的展陳形式,將裸眼3D沉浸秀和文物復刻品組合在一起,集文物觀賞、數字化美學表達為一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觀眾只需撥動展覽中的琴弦(涵蓋散、按、泛 3 種音色),…09-17
亞馬遜云科技十年技術沉淀,以自動推理為AI輸出筑牢邏輯可信防線概率推理方法是通過為結果分配概率來處理不確定性,而自動推理檢查功能做到將AI輸出轉化為邏輯可驗證的命題,幫企業把數學嚴謹性嵌入到AI應用的防護中。 這一示例表明,自動推理檢查功能能夠把日常業務規則轉化為可驗證…09-17
OpenAI加速人形機器人研發:借物理交互突破AGI技術瓶頸在遙操作技術方面,崗位要求明確提及“需具備基于AI的遠程控制算法開發能力”,這意味著OpenAI并非簡單追求“人類遠程操控機器人”,而是希望通過AI技術實現“人類示范+機器自主學習”的模式——例如人類通過簡…09-17
章魚“八臂”如何默契配合?科學家解密其運動智慧,為機器人發展提供新思路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與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的聯合研究團隊,正是通過近7000次手臂變形的細致分析,首次揭示了章魚如何精確無誤地協調它的八只手臂,在自然界的復雜環境中游刃有余地完成從偽裝到狩獵等一系列復雜任務…09-17
中聯重科發布智能大模型,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長沙產業落地加速推進記者從中聯重科了解到,在今天結束的2025互聯網岳麓大會上,該品牌發布了云谷具身智能大模型和工具鏈,展示了多款人形機器人,推動著。 在具身智能大模型和工具鏈支持下,中聯重科建設的擁有上百工位的人形機器人訓練場…09-17
從AI聽力機到隨身智能體:聽力熊如何以大模型解碼10后學習與陪伴新場景而就在聽力熊團隊成立一年后,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開始席卷全球,于是本就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超 10年技術和產品研發經驗的聽力熊團隊選擇與阿里云和通義團隊合作,在 2023 年研發出了面向青少年…09-17
OpenAI加碼人形機器人研發:以物理交互為支點撬動AGI未來在遙操作技術方面,崗位要求明確提及“需具備基于AI的遠程控制算法開發能力”,這意味著OpenAI并非簡單追求“人類遠程操控機器人”,而是希望通過AI技術實現“人類示范+機器自主學習”的模式——例如人類通過簡…09-17中國深空攔截新篇:以動能碰撞護地球,構建行星防御堅實屏障09-17五所名校布局新賽道:低空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學院相繼揭牌09-17
華為展望2035智能世界:十大技術趨勢引領,AI將深度改變生活與企業09-17
?中國電信翼支付識鏈AI團隊:以AI技術賦能網絡安全斬獲場景測試第三名!?09-17
AI賦能量子計算:中國科學家創2024原子無缺陷陣列新紀錄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不大,但在量子計算的世界里,這相當于在針尖上建造了一座擁有2024個房間的精密宮殿。量子計算機使用的量子比特卻截然不同,它可以同時處于0和1的疊加狀態,就像薛定諤那只著名的貓,在被觀測之前既…09-16點擊查看更多 +全站最新
OpenAI加速人形機器人研發:借物理交互突破AGI技術瓶頸
章魚“八臂”如何默契配合?科學家解密其運動智慧,為機器人發展提供新思路
Meta消費級AR眼鏡將至,2027年后或重塑供應鏈,中國廠商迎機遇
珞石機器人:躋身國產四大家,以務實之姿解鎖高增長破局密碼
智能眼鏡新體驗:“一眼”逛遍淮海路,AR技術打造商圈新奇境
全地形“消防衛士”!北京凌天機器人通過成都消防實戰驗收熱門內容
百度內部座談會聚焦發展:以溫度凝聚力量,共探創新與人才新路徑
武漢攜手華為打造首個超大城市運行管理智能體 開啟“人機共生”治理新篇章
數字賦能文化遺產:古籍“活”起來 文物“動”起來 古建“立”起來 非遺“火”起來
亞馬遜云科技十年技術沉淀,以自動推理為AI輸出筑牢邏輯可信防線
OpenAI加速人形機器人研發:借物理交互突破AGI技術瓶頸
章魚“八臂”如何默契配合?科學家解密其運動智慧,為機器人發展提供新思路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27662-0.html猿編程2025服貿會發布星瀚智能套裝,4C體系引領青少年AI教育邁向認知新高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