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股份(01211.HK)再度加大旗下車型的促銷力度,智駕版車型也未能幸免,價格大幅下降,部分車型經過國家補貼后已降至6萬元區間,實際降價幅度在5%至10%之間。此舉再次點燃了汽車行業的價格戰火,市場普遍擔憂這將引發新能源車企的新一輪價格戰。受此影響,比亞迪港股股價在當日午間收盤時下跌了7.7%,并帶動了整個新能源汽車板塊的下跌。
比亞迪此次掀起價格戰的原因,其實在其一季度財報點評中已有所提及。比亞迪面臨著庫存積壓的問題,無論是自身倉庫還是經銷商渠道,庫存量都非常高。因此,為了消化庫存,比亞迪在二季度繼續加大優惠力度的可能性極高。
庫存積壓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競爭對手吉利的插混技術迅速追趕,去年年底吉利的雷神電混開始快速上量,導致比亞迪高估了自己的銷量,DMI 5.0版本的老款庫存開始積壓。其次,新款智駕版車型的市場需求并未達到預期。雖然智駕平權是一個新的趨勢,但在7-15萬元的價格區間內,性價比和實用性仍然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因素。去年DM5.0相比DM4.0的升級能夠顯著降低油耗并延長續航,但今年智駕平權的確定性邏輯并不如去年DM5.0強,高速NOA并非剛需場景,消費者不愿為此支付額外的溢價。最后,直接競爭對手吉利的戰斗力也在提升。吉利在銀河車型上幾乎與比亞迪現有車型“貼身肉搏”,在混動技術和智駕上跟進速度非常快,且通過技術切換和整合來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吉利在降低成本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一方面,吉利通過切換技術方案來降低成本。例如,在插混技術路線上,吉利從原本的三檔DHT方案降低至單檔DHT方案,大約能降本5000元。同時,通過降低發動機馬力,吉利更加專注于城市用車場景,以性價比為核心導向。另一方面,吉利通過整合內部資源來降低成本和控制費用。之前吉利旗下子品牌眾多,資源浪費和內耗嚴重。此次整合旨在縮減銷售成本,并嚴格控制三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面對吉利的激烈競爭,比亞迪在國內市場的壓力依然很大。智駕平權的邏輯確定性不如去年DM5.0高,而超預期的關鍵可能來自海外市場。然而,比亞迪在控制價格方面仍具有絕對性優勢,其垂直一體化戰略和海外銷量高增長帶來的高毛利率為其提供了強大的價格戰能力。盡管如此,吉利通過技術切換和整合來降低成本,今年跟隨價格戰的程度要比往年更強。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3161-0.html比亞迪價格戰再起,庫存高企引發市場擔憂,新能源板塊承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