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業界對蘋果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表達了關注。回顧去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曾雄心勃勃地宣布了一系列AI功能,然而一年過去,市場觀察人士認為蘋果在這一領域的步伐似乎放緩,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有所拉大。
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計劃并未如預期般順利推進,其發布過程被形容為充滿波折。盡管如此,業內仍有人持樂觀態度,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蘋果或許能夠推出一些新功能或戰略方向上的調整,為其在AI領域的追趕之路增添希望。
在競爭對手方面,谷歌的Notebook LM功能因其自定義指令和多語言支持而備受矚目,特別是其“音頻摘要”功能,已成為許多人在閱讀復雜機器學習論文時的得力助手。這一功能啟發了業界對于蘋果瀏覽器的期待,認為蘋果完全有能力在Safari或Apple Notes等應用中整合類似功能,以提供更加智能的AI體驗。
Anthropic公司發布的“模型上下文協議”(MCP)也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一開放標準協議旨在使大型語言模型能夠安全、無縫地與外部工具、API和平臺互動。目前,包括OpenAI、Google DeepMind和微軟在內的多家科技巨頭已表示支持MCP,預示著它有可能成為類似于HTTPS或SQL的平臺級標準。對于蘋果而言,盡管其已有Siri Intents和Shortcuts框架,但業界猜測蘋果可能會推出自家版本的MCP協議,以增強Siri與其他應用的協同工作能力。
OpenAI的屏幕共享功能同樣值得注意。相比之下,蘋果目前推出的“視覺智能”功能雖然允許用戶通過長按圖片進行一系列操作,但仍缺乏實時屏幕共享和交互的能力。這種實時交互功能在點餐時詢問過敏原建議等場景中,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和智能的體驗。
業界專家指出,盡管近年來AI技術備受矚目,但大多數普通用戶仍停留在簡單使用ChatGPT等應用的階段,對于如何將AI技術融入日常生活知之甚少。要讓AI真正變得有用,關鍵在于將其融入用戶的日常場景中,而不是讓用戶在不同應用之間來回切換。這涉及對敏感數據的處理,但這也是產品開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用戶了解系統的運作方式,他們就有權選擇是否使用這些功能。
面對這些挑戰和機遇,蘋果如何在iPhone和Mac等設備上原生支持更多AI功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用戶也期待蘋果能夠帶來更多創新,將AI技術真正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2943-0.html蘋果AI能否彎道超車?這三個對手功能或成關鍵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