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奧克斯電氣(02580,以下簡稱“奧克斯”)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然而,籌備7年,奧克斯的資本之旅卻開局不利。
當日,奧克斯以16.10港元開盤,上行后一度創下16.79港元高位,嗣后便震蕩下行,午間收盤跌幅已達7%,跌破17.42 港元/股的發行價,市值縮水至252.26億港元。9月2日收盤,奧克斯收于16.48港元/股,股價下跌5.4%,總市值約262億港元。
9月3日,奧克斯股價再跌4.73%,收于15.70港元/股。
與上市后股價遇冷形成鮮明反差,奧克斯招股階段曾獲追捧。但在格力電器(000651)、美的集團(000333/00300)“巨頭”當道及小米集團(01810)異軍突起的情況下,奧克斯作為創始人鄭堅江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分紅套現再融資的“套路”爭議下,前路若何引人關注。
分紅套現再融資
奧克斯的上市進程可謂一波三折。
早在2018年,奧克斯便啟動A股上市籌備工作,后因種種原因轉投港股。2025年1月,奧克斯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7月16日二次遞表,8月12日通過港交所聆訊,最終在9月2日完成掛牌。
此次上市,奧克斯發售價定為17.42港元/股,全球發售約2.38億股。公開報道顯示,奧克斯最初設定的募資目標為 6億-8億美元,然而常規發行條款難以支撐這一目標,最終只能通過“用盡綠鞋(15%超額配售權)+開滿發售調整權(15%)+頂格定價(17.42港元 / 股)”模式,才以47.73億港元(折合6.09億美元)觸及募資下限。
換言之,若缺少任一附加條款,奧克斯此次募資規模都低于預期。
基石投資者的認購情況更能反映現實狀況。奧克斯引入了中郵保險、中郵理財、華菱香港、源樂晟及深圳永信5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金額9.74億港元。按“價格區間中端、發售量調整權未行使、綠鞋全額行使”測算,基石認購占總發行規模的比例僅24.5%,顯著低于2024年以來港股30億港元以上IPO(首次公開募股)項目36.5%的平均基石認購比例,僅略高于同期的赤峰黃金(23.0%)。
目前看來,奧克斯估值未能匹配其與行業龍頭的基本面差距,按“價格區間中端、發售量調整權未行使、綠鞋全額行使”計算,公司發行市值約265億港元,對應2024年市盈率、最近12個月市盈率分別為8.3倍、7.8倍,參考家用電器指數(882449.WI)2025年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速12.59%,其2025年預測市盈率約為7.4倍。
橫向比較,行業龍頭美的集團港股市盈率達14倍、TTM 14倍、2025E 13.4倍;A股中,美的集團2024年市盈率14.7倍、TTM 13.5倍、2025E 13.1倍;即便是A股估值最低的格力電器,2024年市盈率也達8.4倍、TTM 8.1倍、2025E 7.6倍。
顯然,奧克斯的基本面與行業龍頭存在顯著差距,其市盈率的較大估值折讓,即是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的真實反應。
在產品收入與盈利能力上,家用空調是奧克斯絕對核心收入來源。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奧克斯家用空調實現營收259.04 億元,占當期收入87.1%,銷量1710萬臺;中央空調2024 年營收32.24億元、占比10.8%、銷量160萬臺,貢獻占比相對有限,拉動整體盈利水平不大。
2024年,奧克斯整體毛利率僅21%,低于格力電器的29.43%、海爾智家(600690)的27.8%和美的集團的 26.42%,盈利效率落后較大。
收入結構方面,奧克斯的收入主要來自產品銷售,包括家用空調及中央空調,亦有少量收入來自原材料銷售、品牌授權費及物業租賃等其他業務。其中,近50%收入依賴ODM(貼牌)業務,而美的、海爾、格力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均超85%,自主品牌不僅能帶來更高品牌溢價,還能增強盈利穩定性,而貼牌模式面臨議價權弱、利潤空間易被下游品牌方壓縮的風險。
奧克斯在招股書中坦言,2024年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部分原因是毛利率較低的ODM銷售增加。此外,依賴ODM模式使得公司在海外品牌力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發投入上,2022-2024年,奧克斯累計費用不足20億元,年均研發費率約2.2%。而格力同期累計研發費用超200億元、研發費率約3.8%,美的累計研發費用超400億元、研發費率約3.5%。奧克斯研發投入僅為頭部企業的1/20-1/10,薄弱的研發投入難以構建核心技術壁壘,產品競爭力不足,長期估值缺乏支撐。
此外,奧克斯上市前的“突擊分紅”也引發了不小爭議。
上市前夕,奧克斯宣布派發近38億元。這一數額相較于2024年公司29.1億元的凈利潤,超出近8.8億元,且分紅幾乎全部流向鄭氏家族。而相較于47.73億港元的募資額度,鄭堅江力推奧克斯上市多出幾分“出貨”意味。
招股書顯示,奧克斯控股股東為奧克斯控股,持股比例96.36%,而奧克斯控股由鄭堅江通過持股85%。而格力、美的近三年股利支付率穩定在50%-70%,分紅覆蓋全體股東,奧克斯“先分紅套現再融資”的操作,讓市場對其募資動機產生質疑,進一步削弱了投資信心。
中低端“差異化優勢”
除估值與募資問題外,奧克斯面臨多重經營挑戰。
產品結構上,奧克斯高度依賴家用空調業務,2024年該業務收入占比87.1%,2025年一季度占比進一步升至89.5%,其中低端掛機占比更高達75.7%。
反觀行業龍頭,格力、美的家用空調收入占比分別約70%、60%,且均布局了冰箱、洗衣機、小家電等多元化產品矩陣(美的小家電收入占比超25%,格力生活電器收入占比約8%),奧克斯單一的產品結構使其抗市場波動能力較弱 ―― 一旦家用空調市場需求下滑或價格競爭加劇,公司業績直接承壓。
市場競爭層面的壓力也在持續加大,奧克斯的市場份額與龍頭差距不斷拉大,國內空調市場近年來價格戰愈演愈烈。小米空調2025年推出 “千元機”,進一步沖擊中低端市場,直接擠壓奧克斯的生存空間。
奧維數據顯示,2025年截至8月24日,奧克斯在國內家用空調線上市場的銷量份額同比減少1個百分點至7.02%,位列第五;美的、格力線上份額分別達32.5%、28.3%,分別是奧克斯的4.5、4倍。
但奧克斯在招股書中稱,公司是中國大眾市場家用空調第一品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2024年,奧克斯在中國大眾市場家用空調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25.7%。
品牌形象方面,奧克斯與格力電器長達十年的糾紛也對其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自2013年挖角格力員工引發糾紛后,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多次公開指責奧克斯“偷技術、挖人才、質量不達標”,雙方圍繞專利、商業秘密展開多輪訴訟。
不過,奧克斯在中低端領域形成了“差異化優勢”。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數據稱,按銷量計算,2024年奧克斯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市場份額達7.1%,雖遠低于美的(24.5%)、格力(20.1%),但在二線品牌中處于領先地位,且作為中國大眾市場家用空調第一品牌,25.7%的市場份額體現了其在中低端市場的較強競爭力。
最近三個財年,奧克斯營收從2022年的195.28億元增至2024年的297.5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4%,高于格力的 18.2%、美的的15.7%,凈利潤從14.42億元增長至29.10億元,復合增速約42%,也高于頭部企業。2025年一季度,奧克斯實現營收 93.52億元,同比增加27.01%、歸母凈利潤9.25 億元,同比增加23.01%。
海外市場上,奧克斯空調業務已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2024年海外收入從83.86億元增長至146.81億元,總收入占比從42.9%提升至49.3%,海外收入占比高于格力(約17%)和美的(約 41.3%),成為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此次IPO募資,奧克斯將聚焦三大核心方向:其一,擬投入50億元打造越南、墨西哥智能工廠,通過優化全球產能布局,進一步強化海外市場供應鏈響應能力與成本優勢;其二,計劃將30億元用于新一代環保冷媒技術、AI 節能算法等前沿領域研發,以技術突破夯實產品核心競爭力,助力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其三,將設立20億元產業并購基金,圍繞智能家居生態鏈企業展開布局,加速完善多元化業務矩陣。
若這些規劃能順利落地,尤其是加大對高毛利率的中央空調業務投入,奧克斯有望縮小與行業龍頭的差距,緩解當前的經營壓力。但天不遂人愿,計劃中的100億元募集資金,奧克斯僅募集到47.73億港元,不足其規劃用途一半;上市前又向實控人鄭堅江突擊分紅29.1億元,奧克斯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盤,投資者們不知道看不看得懂。
《財中社》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8-6385-0.html奧克斯電氣港股上市首日跌5.4%,次日續跌4.73%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