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深 原國民黨陸軍上將、民主革命人士李濟深于1933年反蔣抗日,在抗日戰(zhàn)爭中積極響應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號召,為新成立貢獻汗馬功勞。 李濟深簡介 李濟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原名李濟琛" />
李濟深簡介
李濟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原名李濟琛。廣西梧州市龍圩區(qū)人。黃埔軍校副校長;原國民黨高級將領。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chuàng)始人,領導人之一。
早年畢業(yè)于北京陸軍大學。曾留學日本。歷任粵軍第一師參謀長、師長,西江善后督辦、黃埔軍校教練部主任。
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北伐戰(zhàn)爭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廣東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第八路總指揮,留守廣州。1927年曾參與蔣介石的反共活動。1933年聯(lián)合十九路軍蔡廷鍇等在福建組織反蔣抗日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積極響應共產(chǎn)黨一致抗日的號召,反對國民黨政府反共政策。
1948年就任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后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4歲。
李濟深故居
李濟深故居位于梧州市蒼梧縣料神村。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濟深先生1885年誕生于此。故居1925年建,莊園式磚木結構建筑,四周筑圍墻和四角炮樓,內(nèi)為四合院式廂房和樓房,天面回廊過道與炮樓通,兼具中西建筑藝術。占地3040平方米。后山有蒼翠古鐵樹林,風景幽雅。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1929年,李濟深被蔣介石囚禁湯山獲釋后居于此,1936年在這里召開過民族革命同盟會。抗日時期聯(lián)絡國共兩黨及文化界人士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朱蘊山、梅龔彬、陳希周、宣俠父等人商討敵后抗日事宜。1944年接受周恩來建議回舊居組織民眾武裝,并與董必武派遣的一批愛國文化人士在這里組織了南區(qū)抗日委員會,開展敵后抗日并且與延安保持電訊聯(lián)系。
大門口嵌著一塊大理石,上面刻著胡耀邦親筆題寫的李濟深故居5個大字。順著扶梯登上二樓,四周回廊上西式欄桿別致,門窗上雕的花草圖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樓是李濟深的臥室和會客室、電報室,大體仍保持著當年的擺設。解放后,李濟深故居曾多次進行維修,1997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自治區(qū)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人為中西建筑藝術以及居室與炮樓完美結合嘆為觀止,著名民主革命家、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的儒將風范和革命業(yè)績更給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2-4405-0.html【李濟深簡介】李濟深簡介 李濟深故居是真的嗎?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