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網訊 9月26日,一場匯聚亞非智慧的創新對話在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展開,來自喀麥隆、埃塞俄比亞的僑商代表,浙江農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以及滿懷創業熱情的外籍留學生,圍繞國際青年創業孵化、中非跨境金融服務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探索著中非合作的新路徑。
做國際創業者的“夢想合伙人”
走進稠州銀行國際青年創業孵化基地,1200平方米的創業空間里洋溢著創新活力。這個集免費辦公、專項基金和“一站式”服務于一體的創新平臺,正成為國際青年創新創業的沃土。
“這對初創者和留學生非常友好!”喀麥隆華僑華人商會會長徐軍在參觀后表示。據了解,基地試運營期間已成功吸引17個優質留學生項目落地,展現出強大的創新集聚能力。
浙江農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趙有華在詳細了解基地與11所高校共建的“實訓-實習-就業”一體化體系后表示,這一創新模式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契合,期待未來深化校銀合作,共同培育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打通中非貿易“最后一公里”
在稠州銀行跨境服務中心,一組數據引起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直接結算可縮短3-5個工作日耗時、降低15%左右匯兌成本……”該行工作人員重點介紹了尼日利亞奈拉、南非蘭特等多個非洲幣種清算優勢,且該行已測通肯尼亞先令清算渠道,未來將為中非貿易往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通道。
埃塞俄比亞華僑華人商會代表結合當地貿易實踐,就擴大幣種覆蓋、優化支付體驗等提出建設性意見。經過深入交流,各方初步達成共享市場信息、聯合推廣小幣種服務的合作意向,為推動中非貿易便利化奠定堅實基礎。
構建跨文化合作新生態
座談會上,三方代表圍繞深化合作展開熱烈討論,在國際人才培養、跨境貿易服務、青年創業孵化等多個領域達成重要共識。稠州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升級國際青創基地服務,加強“第二課堂”建設,擴大“政-校-銀-企”協同效應。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留學生山姆深入了解了稠州銀行的“跨境合伙人”機制,該行工作人員通過實際案例,生動演示了“青創項目+義烏工廠+全球市場”的聯動模式,一幅中非青年創業的全鏈條服務畫卷正徐徐展開,這種全方位的支持體系,為外籍學生實現創業夢想提供了寶貴平臺。山姆在分享感受時說:“這讓我們看到了創業的新機遇,我的創業夢想與中國市場之間,只隔著一個‘跨境合伙人’計劃。”
稠州銀行此次與僑商、高校的深度互動,不僅拓展了跨境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更為促進中非經貿合作、培育國際化人才提供了全新的范本。在這里,金融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連接夢想與現實的橋梁;創業不再是孤獨的旅程,而是多方協奏的交響曲。
隨著更多像山姆這樣的國際創業者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夢想,“僑商+高校+金融”的創新模式正在書寫著中非合作的新篇章。(沈曄、鐘裕羚;圖據樓群)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1-32020-0.html做國際創業者的“夢想合伙人”,稠州銀行探索服務“一帶一路”新范本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