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提及短視頻平臺微短劇誘導付費,不少中老年消費者遭遇侵權。
中消協提到,2023年12月,“爸媽上癮微短劇”相關話題引發輿論熱議。當下各大平臺均推出大量微短劇視頻,其中有的需充值平臺會員或付費購買劇集才能觀看全部內容。
誘導面前,老年人往往更容易中招。
比如,受到“解鎖一集只需0.9元”等廣告宣傳誘導后,很多老人根本注意不到“默認下一集自動解鎖”等選項,而后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解鎖全部劇集。而市面上的微短劇成千上萬,小程序也層出不窮,一集一集“解鎖”仿佛無底洞。
神不知鬼不覺,當老人發現被騙時,往往為時已晚。不少老年人并不會手動申訴,即便兒女們操作也面臨著申訴手續復雜繁瑣,能追回的錢財屈指可數的尷尬境地。
微短劇爆火后,內容泥沙俱下,帶來資本狂歡的同時,各種風險也隨之涌來。有錢有閑的老年人很容易被算法套牢,成為精準營銷對象,變成微短劇瘋狂斂財的“獵物”。
流量密碼之下,“40歲以上”“三四線城市”“愛刷微短劇”這幾個簡單的標簽成為微短劇公司投放的目標受眾。
相比年輕人已經培養起為長視頻平臺影視作品付費的習慣,并且擅長搜索網絡資源,老年人獲取娛樂資源的手段相對單一,因此容易上頭為之付費。
而微短劇打開一次,便會有越來越多的劇“主動”找上門來。這些微短劇定向投放給目標用戶,讓他們不斷付費,不斷解鎖,周而復始。
本質上,微短劇小視頻依然在利用數字鴻溝與信息差,對老年人進行圍獵。小程序千千萬萬,9.9元或19.9元解鎖由于金額不高,即使誤點大概率也會忍氣吞聲。
從平臺角度看,治理第三方小程序泛濫刻不容緩,同時對微短劇充值入口應設置相應“防線”或緩沖機制,避免一鍵充值。
去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開展新一輪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短視頻平臺也在加大對第三方微短劇小程序廣告投放和跳轉的治理。
微短劇的付費陷阱,不能一味苛責老年人辨識力不強,年輕人陪伴太少。面對互聯網上的“老玩家”們,投其所好沒有錯,但必須依法合規,不得誘導消費者非理性消費。
多年來,圍繞老年人成為短視頻斂財圍獵對象,多方一直呼吁監管部門主動介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事后保障。尤其是當損失確已發生,后續如何簡化相申訴、舉證手續,讓維權不再舉步維艱。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6470-0.html【西街觀察】警惕微短劇盯上老人的錢包你都知道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