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11月7日,武漢東湖高新(600133)區(以下簡稱:光谷)召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系列舉措新聞發布會,正式推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12條”政策,以搶抓智能網聯汽車與光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戰略機遇,形成技術引領和應用示范的創新發展格局。
上述政策以“光車聯動”為總體思路,從落戶獎勵、固定投資補助、光電產品上車補貼、技術創新補貼、示范應用補貼等多方面給予相關企業支持,最高給予2億元,鼓勵企業將總部落戶光谷。
光谷力爭在2025年使相關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爭取有整車項目投產,打造具有光谷特色的世界級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實現新型“造車夢”。
新聞發布會現場 (光谷融媒體中心供圖)
總部落地最高可獎2億元
上述政策鼓勵企業總部落地。東湖高新區企服局負責人介紹,對新引進的、在重點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在區內新設全球性(全國性)總部且企業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 1000萬元(或企業估值不低于 1億元)的,經認定后,光谷按項目啟動后資本性支出的 10%給予獎勵,最高可達 2億元。
由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還具有技術性專、迭代性快、風險性高等特點,上述政策特制定“加強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關鍵技術創新突破”“支持參與標準制定”等鼓勵技術創新的條款,其中對于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最高可達1億元。
據了解,政策含“光”量十足,創新性提出“推動光車聯動發展”條款,充分發揮光谷企業在光電子信息、軟件算法、通信服務等方面積累的優勢,鼓勵車規級芯片及模組、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高精度地圖和軟件服務應用產品上車、上路,推動本土企業光車聯動發展壯大。
政策對年度內直接或間接向汽車廠商銷售達到一定量級的單款車規芯片,單個企業最高獎勵2000萬元(含市級獎補);對除車規級芯片以外的其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領域企業,有首個產品和服務供應上車的,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已先行開建車路協同應用場景
場景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孵化器”和“變速箱”。上述政策還同時鼓勵場景建設方與應用方,制訂“支持示范應用場景建設”“支持測試平臺建設”“支持開展測試與應用示范”等條款,其中對于場景建設方每個項目最高支持達5000萬元,目的是吸引全國企業的智能駕駛創新測試環境和形成示范應用高地。
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此前,光谷已經發布了車路協同項目采購需求,開始投資約9.4億元對近300公里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網聯化和智能化升級,打造全域開放的智能駕駛創新測試環境。這些道路位于花山、左嶺、中心城及光谷科學島片區,擁有超百種測試場景,計劃按“車、路、云、網、圖”五大板塊進行建設,為企業提供豐富應用場景。
東湖高新區建設局負責人透露,目前,該區已完成花山片區24個路口和九峰一路沿線16個路口的智能網聯設施升級改造,初步建成5000平方米區級智能網聯監控中心,實現大屏監控指揮和智能網聯汽車監管等功能。包括百度、蘿卜、快跑等在內,多家企業正在與光谷開展示范應用對接。
在開放測試道路方面,光谷已開展200余公里的開放測試道路評估工作,累計開放177.2公里的測試道路,相關企業可在該開放測試道路上進行基于單車智能的測試和商業化應用。
力爭2025年整車項目投產
東湖高新區力爭到2025年,在車規級芯片、汽車軟件、智能座艙等領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打造1個專業汽車產業園區,形成不少于100家核心配套企業,爭取有1-2個整車項目投產,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
同時,光谷或打造成為“800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生態圈,實現全域開放測試道路,光電子信息與“車能路云”基本融合,并通過信息共享等手段,聯動智慧道路、停車場、充電樁、有軌電車、空軌、智慧公交等,實現智能網聯與數字交通的融合應用。
近年來,200余家智能網聯汽車企業扎根光谷,形成了較為健全的產業鏈。例如:在智能軟件及高精度地圖領域,聚集了華為、百度、光庭信息、誠芯智聯、極目智能、立得空間等行業龍頭企業;在智能制造及零部件領域,聚集了圣戈班、霍尼韋爾、英瑞杰、李爾汽車、海斯坦普、華工激光等知名企業。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明顯,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是新的移動終端和數字空間。光谷的新型“造車夢”,以“光車聯動”思路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有望延伸既有的光電子信息產業鏈條,助力湖北省、武漢市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2630-0.html“造車夢”漸近,武漢光谷發布“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12條”政策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