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白宮9月10日聲明,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越南期間,美越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并宣布建立新的半導體合作伙伴關系,為美國工業、消費者和工人提供可持續的半導體供應鏈支持。此外,兩國宣布在越南啟動全面的勞動力發展計劃,共同開發半導體組裝、測試和封裝的實踐教學實驗室及培訓課程。美國政府將提供200萬美元初始種子資金。美國還宣布同越南加強技術合作,支持越南量化其稀土元素資源和經濟潛力的努力,吸引優質投資以促進該國稀土元素行業的綜合發展。越南航空和波音將簽署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購買50架波音737 MAX飛機,促進美國制造業就業并支持越南旅游業發展。聲明稱,這筆交易將支持全美超過3.3萬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美國半導體產品封裝和測試服務提供商安靠科技(Amkor Technology)將宣布其位于越南北寧省的先進封測工廠工廠于10月起投運,該項目的總投資額為16億美元。美國芯片制造商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將宣布在越南胡志明市建立一座“世界級”半導體設計中心。此外,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將與位于胡志明市的西貢高科技園區合作啟動半導體設計和孵化中心。微軟和越南AI金融科技公司Trusting Social將宣布達成協議,為越南和新興市場開發基于生成式AI的解決方案。此外,英偉達將與越南軟件集團FPT、越南軍用電子電信公司和越南最大集團公司VinGroup合作,在云計算、汽車和醫療保健行業部署AI。另據聲明,Meta Platforms將與越南國家創新中心宣布推出“越南創新挑戰”項目(Vietnam Innovation Challenge),旨在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外交部回應9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與越南宣布將兩國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將在半導體、AI及關鍵礦產等領域合作。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關于美國和越南的關系,我們也注意到越方多次強調,發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越南的外交優先方向,也是越對外交往的頭等優先。“中方認為,各國發展雙邊關系不能針對第三方,不能損害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毛寧表示,中方要求美方處理與亞洲國家關系時,必須尊重地區國家求穩定、促合作、謀發展的共同心聲,遵守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摒棄霸權和冷戰思維。
越南半導體目前水平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數據顯示,今年2月美國半導體芯片進口總額為4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亞洲地區占美國進口半導體芯片總量的83%。據彭博社報道,越南連續7個月占美國進口芯片數量的10%以上。今年2月,越南向美國出口芯片5.625億美元,而去年2月僅為3.22億美元。就銷售額而言,越南向美國出口半導體芯片在亞洲排名第三。專業人士預計,越南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在2020年至2024年間增長61.6億美元(約合399.38億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19%。韓國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越南迅速成為韓國半導體制造商的主要市場,越南已成為主要智能手機制造商的生產基地。韓國半導體在越南被用作中間產品,用于生產 IT 成品。越南近年與全球多國簽訂新一代自由貿易協定,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等,擴大進出口市場,目前至少加入15 個不同自由貿易協定,涵蓋全球50 多個國家。同時,越南還與以色列、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洽談未來協議。2019 年,越南政府發布越南制造2030計劃,支持外商向越南本土企業引進高附加價值技術,由低附加價值的代工制造,升級至高階產業和產品生產的價值鏈,目標工業部門產值將占GDP 超過40%,推動至2030 年成為現代化工業強國。同時,這項計劃會以2015 年《投資法》優惠措施配合使用,依據投資項目和地區等條件,享有不同稅率和不同年限的投資優惠,其中以制造電腦運算的軟硬件、發展半導體技術,以及生產高科技電子零組件,是特別鼓勵的領域。越南的主要優惠包含免征企業所得稅2-4 年、減免50% 企業所得稅4-9 年、減免土地使用稅額、針對生產設備及原料免征進口稅等,此外每個工業區亦有專屬的投資優惠。
筆記本電腦供應鏈遷徙越南全球供應鏈受到中美關系緊張,紛紛擴大在越南的生產基地,讓越南一躍而成電子代工產業重鎮。事實上,在疫情與中美貿易戰之前,中國臺灣代工企業就已插旗布局東南亞,其中,鴻海與仁寶早在2008 年之前即在越南購地布局,并且都選擇地理位置離中國較近的北越做為基地,分別落腳廣寧省與永福省。不過,盡管布局得早,臺廠多半將越南做為備援的選擇,這么多年來并沒有像三星這么積極的將手機產品線移至越南。而造成臺廠僅將很小一部分生產建置在越南的主因,“在于供應鏈的復雜程度與當地生態系的完整度”,TrendForce 分析師黃淑芳這么說。她分析,以一臺筆記本電腦為例,需要的零組件就有約2,000 個,在缺一不可的情況下,要在中國大陸之外建立生產基地,無論是零組件的供應或是料件管理都比過往困難許多,“生產地移轉的關鍵在于聚落與生態系的重建,這需要時間”。然而,在品牌廠的一聲令下,電子代工業在過去2-3 年已悄悄進行了一場大遷徙。不僅是鴻海在2022 年傳出斥資90 億元擴大布局越南,包括和碩、仁寶、英業達都紛紛宣布投入數新臺幣十億元擴大在越南的產能。以調研機構TrendForce 公布的數字來看,2023 年筆記本電腦自越南出貨的占比將上升至20%。不過是一年前的2022 年,全球僅有不到5% 的筆記本電腦生產組裝來自越南。“供應鏈會這么積極當然還是來自客戶(品牌廠)的壓力”,業內人士分享,前兩年因為疫情整個供應鏈都忙著搶貨,現在進入供過于求的循環,大家開始重新看待供應鏈分散的問題。在這些品牌之中,以美系品牌蘋果與戴爾最積極。根據電子產業人士指出,戴爾早在2022 年之前就已積極盤點供應商與零組件的來源,原因在于戴爾擁大塊北美標案市場,在考量地緣政治風險下,去中化的動作相當積極。戴爾除了徹查供應商和供應來源之外,據悉,過去其筆記本電腦代工幾乎全數都在中國境內完成,在戴爾的要求下,包含仁寶、緯創等供應商都已在過去兩年的時間,積極在越南打造筆記本電腦代工產線,為的就是能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來自越南的產能。若從蘋果供應鏈的動態,同樣能嗅出蘋果積極要求其筆記本電腦代工供應鏈往越南移動。蘋果MacBook 主要由廣達與鴻海代工,根據業界人士透露,兩家公司皆在去年就已被客戶要求在越南建置MacBook 生產線,預估今年就會將部分MacBook 代工比重放在越南產線。若以TrendForce 預估2023 年將有20% 的筆記本電腦在越南生產,一年將有約3,400 萬臺的筆記本電腦來自越南,推升越南將成為中國之后,第二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不僅是筆記本電腦的生產,代工廠也陸續在越南建置包含耳機、手表與平板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產線,其中,鴻海一大勁敵立訊早將AirPod 的產線建置在越南的動態最受外界關注。以目前品牌主導和代工廠產能布建來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生產的第二大基地座落印度和越南的態勢幾乎底定。不過,從供應鏈風險分散角度而言,未來品牌廠需要的除了中國之外的第二大生產基地之外,更是“更為彈性的生產模式”。根據代工產業高層透露,目前品牌客戶要求生產模式,除了降低集中中國生產風險外,未來更是希望每個生產基地都能有應變生產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便筆記本電腦的生產集中在中國與越南,但若碰上不可抗力的狀況,代工廠在其他地區的產線要能馬上支應,這樣的生產模式勢必將再次重塑供應鏈樣貌。*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后臺。
8nO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8nO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8nO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8nO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8nO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8nO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8nO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