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全球芯片需求激增,以及隨之而來的關鍵產業零組件短缺,讓臺積電、NVIDIA、ASML等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廠商。但彭博(Bloomberg)專欄作家高燦鳴認為,近年Alphabet、Meta、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等網絡巨擘自研芯片趨勢,儼然形成一個蓬勃發展的自有品牌芯片產業,臺積電和ASML將受益于這個自有品牌芯片市場的轉變。
彭博報導稱亞馬遜、Alphabet、阿里巴巴和Meta正忙于設計、制造和部署自用先進半導體,都從英國ARM取得核心芯片技術許可,ARM在上周發布的招股說明書中,列出這些科技大廠的名字。這些ARM提到的合作廠商,其競爭優勢和利潤很大程度取決于確保其安裝的硬件,是為自身使用專門定制。此即為何這些大廠采用ARM的RISC半導體架構。
Alphabet旗下Google早在2013年就走上自研芯片之路,以ARM技術為其龐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器開發芯片。亞馬遜也有自研硬件,稱其Graviton芯片效能比x86同類芯片高出40%。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需大量數碼化處理來創建語言、影像和音訊模型,讓自研芯片需求緊迫性更高。即使NVIDIA是這場AI淘金熱最大受益者,但NVIDIA GPU的短缺,凸顯出云端服務提供商自研芯片的需求。
2015年Google開始部署自研的張量處理器(TPU),專為神經網絡機器學習(ML)所量身定制。據The Information報導,微軟(Microsoft)最近加入這場競爭,預計將在內部以及與OpenAI一起、更廣泛采用自主開發的處理器。
高燦鳴指出,自研芯片除可掌握自主整體運算系統更大控工藝度,網絡巨擘自研芯片還有確保利潤的因素存在。云端服務提供商不必將這些利潤交給芯片制造商,可透過自研投入來控制其成本結構中日益重要的部分、并借此受益,但這并不容易。
NVIDIA仍可能占據AI半導體市場最大市占率。近期一項讓更多芯片可透過Google云端服務使用的協議表明,即使是Alphabet也仍無法完全放棄對NVIDIA芯片的依賴。在AI需求推動下,云端產業預計將成為未來幾年產業成長的最大單一貢獻領域,意謂NVIDIA和超微(AMD)等既有供應商可掌握更多機會,且Alphabet、亞馬遜和微軟等大廠自研芯片用量也將不斷增加。
高燦鳴認為,臺積電和ASML將受益于這一轉變。不論哪家業者自研AI芯片,都可能下單給臺積電制造,且目前必要的先進制程產能仍緊俏;ASML正在盡可能快的出貨晶圓制造設備,以滿足對先進制程的爆炸性需求。
來源:digitimes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7208-0.htmlAI芯片市場龐大,誰最受益?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跟著臺積電走?臺廠組隊攻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