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緊張,韓國夾在其中尷尬地位,近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傳再獲美國半導體設備出口國內禁令的1年豁免期,不過隨著美國、歐洲積極重組供應鏈,韓國供應鏈策略走向,也吸引各界關注。
在韓國成為夾心餅干的同時,被受外界關注的是,日經新聞(Nikkei)近日于報導中指出,美國將延長半導體輸中禁令,韓廠三星、SK海力士有望受惠。據悉,這是美國為避免2024年美國大選前,全球供應鏈混亂刺激物價而做的決定。
事實上,美國政府自2022年10月開始,禁止業者向國內出口先進半導體技術與設備、相關技術人才,雖然先前在國內設廠的臺、韓業者獲1年豁免期,但2023年10月豁免期將結束。韓媒ET News報導則指出,韓國半導體業界大多認為,美國將再給予1年豁免期,預計近期將正式發表相關消息。
在此背景下,韓國供應鏈動向也成外界矚目焦點。而韓媒亞洲經濟引述韓國貿易協會(KITA)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報告內容指出,歐美推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FLPA)等法條,并不會成為韓國企業的貿易壁壘,不過韓國應注意國內經濟強壓措施可能性,必須檢視脆弱環節,并尋求其他國家合作。
另外,監于國內擁有龐大市場、制造基地等優勢,韓國企業也難放棄國內市場。KITA分析認為,韓國應研究分離國內與其他地區的事業與供應鏈的方案。此外,韓國為應對各國供應鏈主導權競爭,也需要確保領先技術。
韓國貿易協會研究員解釋,韓國企業應研究雙軌策略,即韓國應把國內生產基地用于國內內需市場,同時在美國、印度、墨西哥等對國內限制嚴格國家,另外建設生產基地。
近來隨著中美關系惡化,歐美為牽制國內采取供應鏈重組策略,如戰略產業供應鏈本土化、限制尖端技外泄至國內等;國內亦透過多種政策手段應對,如自組供應鏈、推經濟安全相關法規、擴大吸引外資等。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相關人士則表示,未收到美國政府正式通報,現階段無法確認消息,不過在暫緩措施結束前,美國政府將發表新計劃。
責任編輯:陳至嫻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6886-0.html美國半導體輸中禁令豁免將到期 韓國供應鏈走向為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