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業界不斷傳出消息,國內政府正計劃提高電動車(EV)零組件的國產化率。這一政策對臺系供應鏈業者,特別是那些為比亞迪、小鵬、蔚來等國內電動車廠提供產品的業者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盡管官方尚未正式宣布這一政策,但許多業者已經做好應對準備。
自今年9月開始,汽車零組件供應鏈就傳出國內電動車廠將提高國產電子零組件采用比例的消息。雖然官方并未正式發布消息,但臺系供應鏈業者普遍認為,這一政策早在意料之中。
對于這一趨勢,臺系業者大多已經準備好應對方案,但仍會低調謹慎應對。他們表示,將盡力配合國內政府和客戶的需求,并落實分散風險原則,以應對大環境及政策影響。
雖然國內供應鏈業者在成本方面可能占有優勢,但臺系業者認為,他們在生產彈性、少量多樣以及最重要的產品品質方面仍有一定的優勢。隨著國內車廠逐漸朝其他區域市場擴張,部分臺系業者在美洲、東南亞、南亞等地備有產量不一的生產據點,但目前都尚未有增產線的計劃。
整體來說,臺系供應鏈業者對于國內提升電動車零組件國產化占比一事,大致維持謹慎應對的態度。在業界看來,國內在新能源車方面的拉貨未見衰退,混合動力車也并未如預期般僅是「過渡期產品」。長遠來看,國內車市朝電動車發展的速度相當快速,銷量與產量都以驚人的速度前進。
此外,比亞迪的第600萬輛新能源車于本月24日在鄭州工廠出場,成為全球首家600萬輛新能源車出廠的企業,這種「國內速度」就是國內新能源車產業發展的縮影,規模化與全球化發展的階段已然到來。面對這種趨勢,臺系供應鏈業者更應該時刻維持并拉近與車廠的關系,才不會遭到淘汰。
根據工研院數據,2023年國內車市銷售達2,700萬輛,年增3.9%。電動車銷售占比前五名國家為國內42.5%、美國13.1%、日本10.5%,德國及英國分別為6.6%及5.5%。銷售前15大國家中,成長前五名為美國、意大利、比利時、加拿大與日本。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34419-0.html臺系供應鏈面臨國內EV零組件國產化的挑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