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0日,意法半導體(ST)披露了其重塑全球制造布局計劃的更多內容,其中包括:優先投資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部署更多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并全球裁員2800人。意法半導體還表示,制造業務的重塑和現代化旨在實現兩大目標:優先投資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例如300mm(12英寸)硅晶圓及200mm(8英寸)碳化硅晶圓廠,使其達到關鍵規模;最大限度地提高現有150mm(6英寸)產能和成熟的200mm產能的生產力和效率。同時,意法半導體計劃部署更多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據意法半導體公布的2024年四季度及2024年全年財報顯示,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了23.2%至132.7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12.6%,同比減少了14.1個百分點,凈利潤同比暴跌63.0%至15.6億美元。其中,2024年四季度營收同比下滑22.4%至33.2億美元,毛利率為37.7%;營業利潤率為11.1%;凈利潤同比暴跌68.4%至為3.41億美元。?意法半導體采用的是IDM與Fabless+Foundry雙重模式?,這與英特爾一方面在自家晶圓廠生產,另一方面又高度依賴臺積電先進制程補充產能的做法頗為相似。這種組合模式的優點是,既能夠進行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的全過程,又能夠將部分制造和封裝測試外包給其他企業。然而,意法半導體在歐洲大本營采用的IDM模式,正陷入類似英特爾的困境,只是規模相對較小。SemiWiki論壇的討論指出,意法半導體的核心問題在于制造技術。以德州儀器(TI)為例,其12英寸晶圓廠與意法半導體8英寸廠相比,由于每片晶圓可產出更多芯片,且自動化程度更高,芯片成本僅為后者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在當前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意法半導體依賴8英寸廠獲利顯然將面臨利潤大幅下滑的問題。在產能布局上,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采取了不同的決策。德州儀器通過持續新建12英寸新廠、逐步淘汰8英寸廠,不斷擴大成本優勢;而意法半導體采用的則是遲遲不愿淘汰8英寸廠、全力構建完整的12英寸廠生產線。意法半導體的這種決策,使得其IDM模式不再具備設計協同優化的獨特優勢。畢竟從半導體制造的本質來看,只有持續改進、不斷采用最新制程技術,企業才能保持成本效益,否則就會陷入虧損。糟糕的2024年業績,阻礙了意法半導體到2030年實現200億美元營收的雄心。在采取重組計劃、節約運營費用的同時,意法半導體對資本支出持保守態度。2024年,意法半導體凈資本支出(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為25.3億美元,此外,意法半導體預計2025年的凈資本支出(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為20億至23億美元。相比之下,德州儀器的資本開支正值高點,其中2024全年德州儀器資本支出為48億美元,2025年公司計劃資本支出50億美元,而到了2026年預計在20億-50億美元間,之后將依據收入和增長預期調整。HGI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HGI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HGI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45589-0.htmlST裁員2800人!陷入"英特爾困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默克光電科技事業體展示新技術,聚焦顯示材料與光學應用
下一篇: 聞泰科技擬出售多家子公司股權,聚焦半導體業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