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于4月3日宣布對部分商品加征所謂“對等關稅”,此舉讓蘋果供應鏈企業再次成為貿易戰焦點。中國臺灣及大陸代工廠為規避中美貿易成本,曾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但如今這些地區也成為關稅重災區。
市場分析顯示,美國2024年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總額達1270億美元,占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30%。主要商品包括PC和服務器(380億美元)、智能手機(550億美元)以及電視和顯示器(68億美元)。其中,蘋果產品占比顯著,供應鏈調整將對果鏈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藍思科技表示,其海外業務占比達58%,大部分產品通過中國保稅區出口。對于供應海外組裝廠的零組件,藍思已與客戶采用“離岸價”(FOB)交易模式,關稅由進口客戶承擔。此外,藍思在越南、泰國和墨西哥等地設有多個制造基地,構建了從研發到交付的完整體系,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立訊精密同樣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美國、墨西哥和羅馬尼亞等地設有生產和研發基地,支持客戶全球化布局。立訊強調,多數訂單采用FOB模式,進口方負責報關和關稅,因此美國加稅對企業成本壓力有限。不過,具體稅率執行和關稅豁免政策仍需進一步明確。
華勤技術指出,美國市場占其銷售比重約10%,海外業務占比約50%。公司采取進口方負責報關繳稅的方式,本輪關稅對其影響“有限且可控”。此外,華勤在南昌和東莞設有核心制造中心,并在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地擴展生產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于4月4日宣布自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商品加征34%關稅。果鏈企業普遍強調“貼近市場、分散風險”是應對全球供應鏈重構的長期策略。盡管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短期內可能引發市場波動,但中長期來看,這將推動產業鏈加速轉型,增強供應鏈韌性。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42500-0.html果鏈企業如何應對美國對等關稅沖擊?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IBM助力日本Rapidus推進2納米芯片量產計劃
下一篇: 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美國消費者搶購iPhone熱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