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 2023 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在全球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回升向好勢頭,不僅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名列前茅,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此前,普華永道發布了《在華跨國企業高管洞察: 品牌增長的挑戰與機遇》調研報告。結果顯示,超七成受訪在華跨國企業一如既往地看好中國市場。市場規模、經濟增長和消費者認可是吸引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持續投入品牌建設的三大關鍵因素,但是跨國企業也面臨著一系列包含地緣不確定性、市場增速放緩和中國本土品牌競爭壓力大等在內的挑戰。
數據表明,75% 受訪企業未曾考慮將生產和采購移出中國,僅小部分受訪者正在考慮移出或者已經開啟。在中國之外,受訪企業考慮的生產或采購基地主要是東南亞國家、印度、歐洲、美國和墨西哥是除中國之外受訪企業主要考慮的生產或采購基地。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對外商投資的支持力度。例如,去年 8 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認為這項外資促進政策有利于提振企業投資信心。
跨國企業品牌在品牌建設方面機遇與挑戰并存。調研顯示,超過 80% 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是吸引其持續投入品牌建設的主要因素。緊隨其后的分別是經濟增長前景與消費者認可跨國企業產品及服務。此外,供應鏈、人力資本等有利于生產的因素也是跨國企業的重要考量。
從行業角度來看,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始終是所有行業置于首位的考慮因素。而對于金融業、健康產業和制造業來說,經濟增長前景仍然是排名第二,與整體情況一致。但對于消費和 TMT 行業來說,消費者的認可則是其認為第二大具有吸引力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地緣不確定性、市場增速放緩和本土品牌的競爭力提升是跨國企業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的三大挑戰。另外,報告還揭露了跨國企業在 ESG 體系建設和推進數字化進程中面臨復雜多元的挑戰。在 ESG 方面,超過四成的受訪企業認為行業 ESG 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而在數字化方面,企業內部預算不足是阻礙跨國企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和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對跨國企業形成了強大吸引力。同時,中國政府多措并舉,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跨國企業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注入了強勁信心。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和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隨著本土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跨國企業也需要不斷做出轉變,加快自身本土化進程,提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關聯度,為本土消費者打造更加多元、可持續性的品牌,從而贏得更多發展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82384-0.html普華永道調研顯示:中國經濟韌性十足,仍對跨國企業充滿吸引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