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2 日消息,聯合國訓練與研究機構(UNITAR)和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近日聯合發布《2024 年全球電子廢物監測報告》,表示電子垃圾正以每年 260 萬公噸的速度增長。
電子垃圾的定義是帶有插頭或電池的廢棄設備(如電話、電視和筆記本電腦),但不包括電動汽車產生的廢物。
報告指出,2022 年產生的電子垃圾達 6200 萬噸,足以裝滿 155 萬輛載重 40 噸的卡車;報告預估到 2030 年,電子垃圾年產將達到 8200 萬噸。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在 2022 年產生的 6200 萬噸電子垃圾中,僅有 1380 萬噸(22.3%)被正式記錄、收集和適當回收,電子垃圾的產生速度是回收速度(使用有據可查的方法展開)的五倍。
由于技術進步、維修選擇有限、產品生命周期縮短、電子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電子垃圾管理基礎設施不足,預計到本十年末,這一數字將降至 20%。
世界各地的電子垃圾產生率和回收率各不相同。歐洲人均產生的電子垃圾最多,為 17.6 千克(38.8 磅),而美洲為 14.1 千克。
不過,歐洲的正式收集和回收率為 42.8%,而大洋洲為 41.4%,美洲為 30%,亞洲為 11.8%,非洲僅為 0.7%。
ITU 電信發展局局長科斯馬斯?勒克森?扎瓦扎瓦(Cosmas Luckyson Zavazava)表示
最新研究表明,電子垃圾帶來的全球性挑戰只會越來越大。全球只有不到一半的國家和地區實施、執行了電子垃圾管理辦法,這意味著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回收機制、提高回收技術等等。
這些電子垃圾不僅對環境造成影響。報告指出,電子垃圾每年造成的凈經濟貨幣成本高達 370 億美元。如果不改善電子垃圾管理和政策,預計到 2030 年,這一數字將達到 400 億美元。
IT酷哥附上參考地址
The 2024 Global E-waste Monitor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78802-0.html聯合國報告發現全球電子垃圾的增長速度是回收速度的五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