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2023年都快過去了,這幾天又看到了關于「紐約鼠患」的討論。
紐約的老鼠一直比較猖獗,不僅多,而且長得也很肥。有研究認為紐約的老鼠在幾十年間數量增加了800% ,整座城市90%的地方都有老鼠出沒,成了真正的鼠鼠王國。
一只老鼠就能軍訓一車人類,都給我把腳抬起來:
雖然這不是什么新消息,但近期一款交通APP推出的新功能瞬間又把大家的視線拉了過來。那就是,可以在軟件上標記看到的老鼠:
這個程序原本是用來了解公共交通信息的,例如地鐵運行時間之類的。現在看到老鼠后,可以在站點標記成「一兩只」或者「很多」,然后上傳到軟件,和其他人共享這個信息:
這個功能也讓不少人吐槽和玩寶可夢一樣,拿著手機到處掃小精靈,當然是恐怖游戲版本的。
所以,大家觀察的結果如何?根據這款軟件自己的統計,答案是老鼠到處都是。
甚至他們還在搞排名,看看哪個站點的老鼠最多。然后分析出白天老鼠不愛出來,一般凌晨兩點最活躍,地下比地面的站點更容易看到老鼠等等。
感覺這種玩法確實抹去了不少對老鼠的恐慌,因為已經避無可避,生無可戀了。
這倒是讓我想起以前看過類似的圖片,可以在地圖上標記幾年來某座城市街頭的野生大便,結果整張地圖都被腌入味兒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感到意外,覺得之前巴黎鼠患的傳聞就挺離譜的了,紐約怎么也這樣?
有一說一,與其說是紐約爆發鼠患,倒不如說這里的老鼠一直很出名,已經成了文化象征,甚至現在老鼠都已經活成網紅了。
在幾百年前,褐鼠坐著人類的船來到紐約,然后扎穩腳跟,接著拼搶廝殺卷沒了本地老鼠,造就了如今的鼠鼠盛世。據介紹目前有數百萬只老鼠生活在紐約的各個角落,別的城市被扣上鼠患的名字或許算是災難,但在這里算是家常便飯。
老鼠多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相比其他的城市,紐約的人口數量、衛生習慣、氣候,住房等等條件都更適合老鼠生存。也就是說,它們住得舒服,行動方便,吃得多,然后就生得多。
畢竟老鼠每天只需要一點食物就能生存,所以吃點路邊人類扔的垃圾就餓不死,巧的是,城市里街頭的垃圾量大管飽。
不夠還可以自己去飯店里吃自助。
同時隨著網絡發展,各種遇見老鼠的名場面更是數不勝數,例如經典的披薩老鼠:
人類在地鐵睡著,老鼠爬到身上,熱情地提醒他別坐過站:
地鐵站小老鼠大戰人類腳丫子:
還有什么從馬桶里爬出來,從天花板上散兵空降等等:
紐約也一直在嘗試治鼠,但另一方面,老鼠活得更努力。
例如他們也試過不少傳統方法,在接到鼠患的投訴后,派人投毒,設置陷阱,搖人砸錢等等,老鼠藥都吃出抗藥性了。
在2013年還實施了一項大規模的絕育計劃,用誘餌引導老鼠吃藥,然后逐漸減少幼崽數量,試圖讓老鼠停止生育。
前幾年花了幾千萬美元搞新的垃圾箱,但是也沒有用,因為垃圾還是會堆在垃圾箱周圍。對老鼠來說,這依然和喂飯沒什么區別。
還有捕鼠團隊引進其他物種消滅老鼠。別誤會,找的是狗子,因為配合好,動作麻利,效率比貓高多了。
今年紐約還高薪聘請了一位「滅鼠沙皇」,徹底向老鼠開戰,聽名頭感覺燃起來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開始認真著手處理街頭垃圾擺放問題,把垃圾減少,老鼠獲得食物的機會就會變少,最后老鼠數量也會隨之減少。
而且還別說,隨著相關處罰力度的增加,總算有了效果,相比去年紐約關于老鼠投訴已經開始下降了。
但也有人表示,這只不過是人麻了,大家已經習慣了。
同時讓人沒想到的是,多年來的努力讓紐約的老鼠更出名了,去紐約地鐵看老鼠也似乎成了旅游項目。
而且也不必親自前去,網上看主播帶路就行。例如主播Kenny Bollwerk,他就因為直播老鼠而名氣大增,人稱「老鼠大爹」。
白天他在一家比薩餅店工作,到了夜晚就帶著網友觀察老鼠是如何在這座城市生活的。
演員Jonothon Lyons更是找到了表演新姿勢,那就是演紐約的老鼠,直接在網絡中爆紅,粉絲都突破百萬了。
表演的方式就是往地上一趴,帶著老鼠頭套和尾巴,路過的狗嚇得都不敢說話了。
還原經典的披薩老鼠片段,惟妙惟肖:
雖然看著有點恐怖,但不少網友吐槽,這可能是紐約最老實的老鼠了。
(文中圖片與信息素材來源自網絡)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5-15320-0.html紐約為了滅鼠給老鼠避孕:結果它們多到成了網紅景點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