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于近日宣布,其銳龍AI MAX 300系列移動處理器正式進軍端側AI市場,首款搭載該系列旗艦型號銳龍AI Max+ 395的Mini AI工作站產品已實現規?;涞亍_@款集成Zen 5 CPU、RDNA 3.5 GPU與XDNA 2 NPU三大核心架構的處理器,憑借16核32線程設計、40CU集顯單元及50 TOPS算力的NPU,成為當前端側AI領域性能最強的解決方案之一。

在9月9日舉辦的AMD Mini AI工作站創新分享沙龍上,AMD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副總裁紀朝暉指出,當前企業級AI應用存在明顯斷層:大型數據中心成本高昂,而消費級AI PC又難以滿足專業場景需求。銳龍AI Max+ 395通過創新架構填補了這一空白,其UMA統一內存技術可動態分配128GB內存,其中96GB可作為GPU專屬顯存,支持30B至120B參數級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技術層面,該處理器展現出突破性優勢。Zen 5架構CPU提供5.1GHz加速頻率與80MB總緩存,性能接近桌面級處理器;RDNA 3.5架構GPU集成40個計算單元,帶寬達256GB/s,性能媲美移動版RTX 4060獨顯;XDNA 2架構NPU則通過50 TOPS算力完全兼容微軟Windows 11 AI+PC規范,支持Recall等端側AI應用。這種"三核協同"設計,使單臺設備即可完成傳統需要多卡服務器的AI推理任務。
市場應用端已形成完整生態。活動現場展示了來自零刻、惠普、極摩客等8家品牌的Mini AI工作站產品,這些設備體積普遍小于4L,功耗低于300W,價格卻僅為同類AI服務器的1/10。以運行132K上下文長度的GPT-oss-120B模型為例,傳統方案需要多卡并行且顯存不足,而銳龍AI Max+ 395平臺可單設備流暢運行,大幅降低中小企業部署AI的成本門檻。

具體應用場景覆蓋個人開發、企業辦公、智能安防等多個領域。AMD AI市場經理昝仲陽演示了基于自然語言的Vibe Coding開發模式,開發者無需編程基礎即可通過AI工具創建應用。對于制造業客戶,系統可實現數千組件BOM表的批量分析;在安防領域,單臺設備即可處理多個攝像頭的實時數據流,完成火情預警等任務。家庭場景中,該平臺可作為AI HUB連接智能設備,實現老人摔倒監測等功能。
生態建設方面,AMD已與100余家中國AI ISV建立合作,推出超過20款終端產品。通過與RIPPLE AI共建的開發者平臺,提供預裝LM Studio、Gaia等工具的"開箱即用"環境,同時舉辦MCP Agent挑戰賽等賽事培養AI人才。針對技術適配問題,AMD承諾對主流大模型實現"當天適配",特殊需求模型爭取"零日響應",并已實現多臺設備級聯擴展顯存至512GB的技術方案。
這場由芯片創新引發的變革,正在重塑AI技術的應用邊界。當強大的算力被封裝進桌面級設備,當專業AI推理不再依賴云端服務,一個屬于端側AI的全新時代或許已經來臨。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4-181859-0.htmlAMD Mini AI工作站沙龍:銳龍AI Max+395賦能端側AI,解鎖本地化AI新未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