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數碼科技圈就持續聚焦蘋果新一代iPhone 15系列,一度有觀點認為蘋果將一改前兩年“擠牙膏微調”的迭代策略,勢必在iPhone 15系列上將“牙膏擠爆”。
“沒什么新意”、“持續擠牙膏”、“發布會挺無聊的。”然而在9月13日凌晨,2023蘋果秋季發布會后,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并沒有“過年”般熱鬧,而是充斥著頗具失落感的吐槽。
結合發布會透露的信息,iPhone 15和15 Plus常規承接了前一代14 Pro和14 Pro Max的下放技術,比如芯片、靈動島等。而用戶更為關心的60Hz屏幕,30W不到的“快充”,沒有長焦等方面并沒有得到改進。
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情況看似好一點,有很多“第一次”的創新。
比如第一款USB-C口的iPhone,第一款潛望式iPhone,第一款鈦合金機身iPhone,第一款 “Action Button”iPhone,全球首款3nm芯片iPhone等等。
但這些“第一次”其實大部分是安卓早已有的東西,而且業界和資本市場十分感興趣的蘋果AI大模型應用的進展,也并未被提及。所以總體來說,“好奇心上頭”的iPhone 15系列,缺乏一定的新意和爆點。那么,iPhone 15系列,究竟發布了個啥?
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為6.1寸屏,iPhone 15 Plus與iPhone 15 Pro Max則為6.7寸屏。iPhone 15搭載了A16仿生芯片,配備4800萬像素主鏡頭以及全系靈動島等,這些升級基本都來自于上一代的iPhone 14 Pro。
與發布會前的爆料一致,蘋果這次為iPhone 15全系配備了USC-C充電端口,MacBook、iPad mini等都可以與iPhone 15共用充電線了。
iPhone 15 Pro系列取代了小米13系列,實現了目前窄的1.5毫米邊框,屏占比更高了。屏幕亮度方面升級比較明顯,但作為旗艦機仍然沒有主流的120Hz高刷,還是遭到了部分用戶的吐槽。
iPhone 15 Pro Max則新增了5倍長焦鏡頭,性能更強的A17 Pro 3 nm芯片,外框使用了全新的航空級鈦金屬邊框。這也讓iPhone 15 Pro重量從前代機型的206g下降到了187g。而iPhone 15 Pro Max的重量從240g減少到了221g。
總體而言,和前代機型相比,此次iPhone 15系列的變化主要集中在芯片、接口、影像系統和機身重量等方面。
“蘋果大的誠意可能就是沒怎么漲價了。”有不少數碼科技愛好者表示,iPhone 15系列表現得中規中矩,無非是在已有的基礎上做升級,缺乏一定的亮點表現,過往的那種開創性似乎已沒有了,不過這并非蘋果一家出現的問題,而是整個手機行業都在面對的共性問題。
蘋果官網顯示,iPhone 15國行起售價為5999元,iPhone 15 Plus國行起售價為6999元,iPhone 15 Pro國行起售價為7999元,iPhone 15 Pro Max國行起售價為9999元。
但即便價格漲幅不大,蘋果仍舊遭到了用戶的吐槽,比如在各大安卓手機品牌早已將256G存儲空間作為機型的起步配置時,起售價5999元的iPhone 15,與起售價6999元的iPhone 15 Plus,存儲空間都還是128G。
實際上從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層面來說,或許已越來越不允許蘋果“擠牙膏”了,為直接的便是卷土重來的華為形成的沖擊。在不少分析機構看來,這種沖擊不僅僅體現在當下的輿論熱度中,也在未來可能產生的銷量分流上。
綜合各項信息來看,今年的蘋果秋季發布會,熱度讓華為搶走了不少,哪怕在蘋果發布會剛剛結束的時候,微博熱搜榜第一仍然是華為發布會,蘋果新品發布會的話題熱度則在20名開外。
此前8月29日,華為新品Mate 60 Pro在毫無預告的情況下突然在線上開售。各路消息均指出這或許是華為通過麒麟9000s芯片在5G領域有所突破,國產芯片技術引發的熱議也迅速推動了Mate 60的需求熱度。
9月7日,新浪發起了一場“選Mate 60還是iPhone 15”的投票,截至9月12日晚間,有8.6萬人參與了這場投票,其中6.1萬人選擇了“華為Mate 60”,2.3萬人選擇了蘋果iPhone 15。
9月8日,華為又突然讓Mate 60 Pro+和Mate X5直接上架華為商城。有分析指出,芯片、5G、衛星通信等核心賣點,讓華為有望成為下半年消費電子、智能手機市場的主要變量因素。
當然,這對于蘋果來說不會是個好消息。從產品力來說,華為Mate 60系列具備了高度國產化的整機硬件,水準稱得上優秀,但集各家所長的蘋果iPhone 15仍然是市場頂尖水準的存在。
不過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并不會將兩款產品放在顯微鏡下研究對比,手機的功能參數、硬件配置等方面,只要不是有著巨大的鴻溝差距,都未必會成為影響消費者抉擇的決定性因素。
至少從目前的結果來看,iPhone 15并沒有展現出絕對的碾壓優勢,來讓用戶放棄購買華為Mate 60系列,轉投蘋果。
受此影響,資本市場也出現了看衰iPhone 15乃至蘋果的聲音。例如瑞銀證券在報告中指出,由于面臨華為新機等風險,將iPhone 15系列新機出貨量由8000-9000萬支下調至7800萬支。
投資公司Oppenheimer的分析師Martin Yang表示,由于華為Mate 60系列的推出,蘋果公司2024年的iPhone出貨量可能減少1000萬部。
摩根大通在公布的報告中更是強調,iPhone 15并沒有實質性的升級,也不會吸引大量用戶更新換代,因此將蘋果目標股價從235美元調低至230美元。
這樣的負面情緒也表現在了蘋果的股價上。就在此次蘋果秋季發布會這個年度重磅新品發布會的前一周,蘋果股價累計下跌了5.95%,市值蒸發了17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元),甚至出現了歷史罕見的連續兩天大跌的情況。
從結果上來看,蘋果發布會與新一代iPhone未能扭轉這樣的頹勢,發布會當天,蘋果公司的股價依舊沒有翻紅,收盤時下跌了1.71%。
時間回到2007年1月9日,喬布斯向世界展示了初代 iPhone,掀起了全球智能手機的發展浪潮。隨后的16年發展歷程中,iPhone不僅是蘋果公司具代表性的支柱型產品,也一直是手機行業的標桿,引領和推動行業的發展。
此前ID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iPhone機型已累計售出了23.2億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iPhone就是蘋果成長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大功臣,也是其保持市場競爭優勢的護城河。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過于依賴iPhone,也將成為蘋果的一大軟肋。8月3日蘋果公布的2023自然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總營收為818億美元,同比下滑1.4%,環比下滑近14%。這是蘋果自2016年以來首次連續三個季度收入同比下滑。
iPhone、Mac、iPad等產品線組成的智能硬件收入一直是蘋果的支柱,這其中又以iPhone為重中之重。然而二季度iPhone 銷售同比下跌2.5%,不及市場預期,占了總收入的48.5%。
屋漏偏逢連夜雨,iPad銷售額也同比下滑了20%,Mac同比下滑了7.3%,可以說蘋果智能硬件收入全線下滑,其中又以iPhone的影響大。
不僅如此,今年6月蘋果發布的頗具未來意義的Vision Pro混合現實設備,原本就預計到2024年上半年才會投入市場銷售,近日又有消息稱蘋果原計劃12個月內賣出100萬臺Vision Pro,但由于生產難度太低,2023年產能規劃削減到13-14萬臺,2024年也不會超過40萬臺,這款設備短期內對營收的貢獻也注定十分有限了。
受此影響8月4日開盤后蘋果股價大跌4.8%,創下今年以來大單日跌幅紀錄,市值一天蒸發了約1.15萬億元。彼時市場普遍分析認為,二季度iPhone賣不動以及三季度蘋果硬件市場需求不旺,是蘋果股價震蕩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疲軟也對iPhone以及蘋果的發展形成了制約。
9月5日,TrendForce集邦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繼今年第一季全球智能手機產量同比減少近20%后,二季度產量持續下滑約6.6%,僅2.7億部。2023上半年智能手機產量合計5.2億部,對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3.3%,無論是單個季度還是上半年合計,均創下十年新低紀錄。
對此高盛就強調稱,雖然給予蘋果公司買入評級,但該公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風險,例如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減弱,產品耐用性提升或產品創新乏力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收入增長。
高盛也表示,蘋果在個人設備和各種服務方面,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市場可能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美國投行Needham則在相關報告中指出,蘋果公司是當前全球市值大的公司,但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終可能會顛覆這一排名,在AI大模型上的落后,可能會導致蘋果被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所超越。
目前來看,蘋果對于生成式AI仍然保持謹慎的態度。當華為、谷歌、高通等巨頭在AI大模型的研發及手機落地應用等方面加速推進時,蘋果傳出的是仍在四處挖人、招募和完善團隊的消息。
蘋果另一個收入增長的主要引擎是軟件服務業務,其中包含了App Store應用商店、音頻與視頻流媒體Apple Music和Apple TV+、iCloud 存儲、AppleCare保修、與谷歌搜索引擎許可協議的廣告收入、Apple Pay和其他產品的支付費用等。
這塊業務面臨的壓力也不小,比如需要直面迪士尼等流媒體巨頭的競爭,還有常常遭到各地政策“打壓限流”的App Store服務費(即“蘋果稅”)等等。
回到此次新款iPhone上來看,即使iPhone 15系列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銷量大漲,也并不意味著蘋果就能忽視掉其他的發展隱憂。
更何況,iPhone 15系列能否實現強勁的銷售增長表現,能否讓蘋果喘口氣,還是個未知數。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546-0.htmliPhone 15沒有驚喜!分析師:這次華為歸來 蘋果出貨量可能要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