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新機陸續開賣以來,蘋果(Apple)、臺積電等業者受到明顯沖擊,再加上外媒傳出國內將對海外品牌手機祭出禁令,兩相疊加之下,似乎直指華為新機熱賣,將拖累蘋果新機銷售前景。然而,沖擊真有那么大嗎?
對此,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均指出,對于蘋果即將流失國內市場的揣測,恐怕是杞人憂天,言過其實。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即便是在最壞的情況下,蘋果估將損失約4%的營收,然上周的蘋果股價跌勢,卻過度反映可能的影響。
摩根大通則表示,預計國內對官員在公務時間使用iPhone等海外手機的禁令,不會對iPhone銷量產生重大影響,畢竟,此前類似的限制也未曾大幅改變國內消費者的采購習慣。不過,由于華為新機約在同時發表,恐怕也將使蘋果2023年更難在國內市場拉擡市占率。
無獨有偶,中媒第一財經引述研究機構Canalys和Techinsights分析指出,盡管華為新機的發表,可能會對蘋果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非常有限」,因為蘋果和華為的用戶,并不重疊。
事實上,華為Mate 60 Pro沖擊更多的是國內國產手機品牌。
在12日的發表會前,蘋果及供應鏈業者股價大跌,也引發市場對于iPhone 15前景的揣測。大中華區目前是蘋果全球的第三大市場,占了蘋果2022年近4,000億美元營收的19%,大約占了全球iPhone銷售的24%左右,尤其國內更是蘋果高端機種的主力市場。
對此,Techinsights分析指出,該機構預測iPhone 15系列整體的銷售,可能不及iPhone 14系列的表現,但這主要是受到售價墊高以及手機市場整體低迷的影響。
華為對蘋果的影響,在2023年可能不會明顯反應,主要也是因為兩品牌的用戶群體差異性比較大。Mate 60 Pro主要沖擊的是國內手機品牌業者,華為主要還是瞄準Android用戶的升級換機市場需求。
Mate 60 Pro主要沖擊的是國內手機品牌業者,華為主要還是瞄準Android用戶的升級換機市場需求。
華為Mate 60 Pro不足以挑戰蘋果在iPhone Pro高端旗艦機系列的主導地位,由于蘋果手機的用戶黏性非常強,與華為相比,iPhone Pro系列的優勢在2023年的iPhone 15當中,將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責任編輯:張興民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440-0.html蘋果與華為國內用戶不重疊 市場評估沖擊有限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華為開賣折疊機X5對撞OPPO 國內折疊機市場火藥味濃
下一篇: WSJ:中美科技戰加劇 蘋果處境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