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6月6日消息,NVIDIA CEO黃仁勛多次公開表示,華為的AI實力與日俱增,是其強大的競爭對手。
不過,The Information調查指出,中國科技公司長期使用CUDA平臺開發技術,想要轉換十分困難,華為要趕上NVIDIA并取而代之,比想象中代價更高。
報道稱,華為在說服中國科技巨頭如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使用其AI芯片上面臨諸多困難,盡管美國日益收緊出口管制,這些大型企業仍偏好使用NVIDIA的芯片,至今仍未大規模采購華為AI芯片。
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一名分析師指出,如果任何一家開發商像是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愿意大規模采用華為芯片和軟件進行AI訓練,華為才較有可能打入生態系。不過,目前這樣的情況還沒發生。
報道指出,黃仁勛強調的重點確實存在,即美國的出口限制激發了中國的創新,但盡管中國在AI競賽中緊追美國,后一里路可能比想象中要耗費更多成本和時間。
華為近推出與NVIDIA競爭的AI運算系統CloudMatrix 384,將多達384顆華為芯片串聯,彌補單一芯片效能不足的問題,概念類似NVIDIA的NVLink系統,后者可串聯72顆英偉達Blackwell芯片。CloudMatrix 384自4月推出后,幾家中國科技公司已展開測試。
近日,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指出,華為正從NVIDIA在中國的業務中挖掘人才,這代表了中國競爭對手正在迎頭趕上,并對NVIDIA構成日益嚴峻的挑戰。
Bill Dally對媒體表示,美國針對H20 AI 芯片的禁令,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成長空間,并幫助他們搶奪高端AI人才,這對NVIDIA而言并非好消息。
他透露,華為已成功秘密組建了一支由NVIDIA前工程師組成的龐大AI研究團隊。
NVIDIA之前在中國市場之所以強大,除了硬件算力上的優勢外,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CUDA軟件生態系統——基本上無可取代,而且一直是中國大型科技公司的AI運算架構基礎。
雖然,華為也開發了自家的替代方案CANN,但據稱其性能與CUDA相比仍有差距。
但華為正在通過各種方法來強化其軟件開發能力,特別是在其CANN平臺上的努力,以打造一個能夠與CUDA生態系統抗衡的替代方案。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57353-0.html老外不相信華為能替代NVIDIA:CUDA沒那么容易被取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