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特朗普“關稅大棒”的無差別攻擊,全球市值高的上市公司蘋果,正在面臨堪稱動搖根基的商業難題——嚴重依賴亞洲產業鏈的這家消費電子巨頭,恐怕不得不提高iPhone等一系列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定價。
特朗普上周三發布關稅政策后,蘋果股價周四和周五分別下跌9.25%和7.29%。截至發稿,周一夜盤時段又下跌超4%。
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古爾曼在新文章中指出,在特朗普政策沖擊下,多年以來一直避免提高美國市場定價的蘋果公司,可能在今年終“破防”。
蘋果供應鏈集體承壓
自從2017年iPhone X上市以來,蘋果手機的旗艦型號起售價一直都是999美元。期間公司也通過調整內存容量、推出更大尺寸的Pro Max機型變相漲價。例如在2015年時,蘋果通過取消iPhone 15 Pro Max的低內存容量版本,將起售價提高了100美元。
所以對于美國蘋果用戶而言,多年來999美元一直是重要的心理門檻。這也是蘋果為何把內存玩出花來,也要竭力維持這一定價。
然而,面對特朗普動輒30%-50%的進口關稅,今年的漲價壓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據古爾曼統計,按照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
正在不斷提升iPhone、AirPods產能的印度將面臨26%的關稅;
生產iPad、Mac、AirPods等蘋果產品的越南將面臨46%的高額關稅;
正在承接Mac產業鏈轉移的泰國和馬來西亞,將面對37%和24%的關稅;
即將開始生產AirTag和AirPods Max耳機網罩的印尼,也將面臨32%的關稅。
再加上蘋果產業鏈的核心中國,蘋果的整個生產鏈條全部“中招”。
折中計算,假設蘋果將25%的關稅轉嫁給美國消費者,iPhone 17 Pro的定價將接近1250美元。
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貿易戰打響時,蘋果CEO庫克成功說服特朗普,從而避免了關稅對蘋果鏈的沖擊,但今年的情況顯然有很大不同。
蘋果此前曾試圖討好過特朗普,例如今年2月高調宣布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注:這與公司原本的投資計劃相差無幾)。蘋果CEO庫克甚至親自出席了特朗普的就職典禮,并自掏腰包繳納了100萬美元的“份子錢”。這些舉動都未能阻止特朗普的征稅計劃。
變局將至
古爾曼表示,假設這些關稅在4月9日全面生效,并持續到今年的新品發布季,蘋果的定價和供應鏈政策都將出現顯著變化。
除了擠壓供應鏈外,古爾曼認為擁有45%硬件利潤率的蘋果公司,存在自行承擔一部分關稅成本的空間。同時公司也會認真考慮調整iPhone的價格,好在美國消費者已經明確知道漲價完全是特朗普的問題,所以不會被視為無端漲價。
對于蘋果而言,時間會是短暫的有利因素——眼下正處于兩個產品發布周期的間歇期。與許多美國同行一樣,蘋果近幾個月一直在增加美國庫存,這部分產品不會受到關稅影響。這意味著蘋果公司晚可以等到9月發布會時再決定是否需要漲價。
古爾曼也警告稱,這樣做的弊端,是漲價的消息會成為輿論熱點,無人關心新產品到底有哪些升級。
從蘋果公司的過往決策來看,庫克等人并不畏懼外部政策波動導致的提價。例如2022年蘋果就曾因日元貶值大幅提高了日版iPhone的定價,同年蘋果也因為通脹上調了歐洲和英國的定價。再往前數,英國脫歐時蘋果也在英國漲過價。
后一個問題,是蘋果公司是否會將產業鏈繼續分散化,例如在美國本土生產,或在這次被征收低稅率(10%)的巴西擴大生產。
古爾曼直言,蘋果公司“幾乎不可能”在未來幾年時間里,將龐大的產業鏈連根拔起并遷回美國。
如果管理層確實希望在美國實現有意義的iPhone生產,至少需要5年時間才能看到工廠啟動,更不用說對定價的影響了——純正“美國制造”的蘋果設備定價可能需要翻一倍。例如目前基礎版iPhone 16的起售價為799美元,在特朗普的影響下,將可能需要1599美元。
這種假設,對于美國消費者、美股投資者而言,都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當然,“特朗普關稅”對于消費電子市場的沖擊并不限于蘋果一家。趕在特朗普宣布關稅前發布新一代游戲主機Switch 2的日本上市公司任天堂,就在上周緊急宣布暫停原定于4月9日舉行的美國市場預售活動,以評估關稅的潛在影響和市場環境。
與蘋果類似,任天堂的生產線高度集中在中國,同時近年來也有在越南布局的動作。
所以也有市場分析師認為,等到今年6月5月Switch 2發售時,日本消費者能夠拿到售價330美元的“日本特供版”,加拿大玩家能以450美元搶購,而美國消費者可能得面臨沖擊500、甚至600美元的“特朗普關稅定價版”主機。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41997-0.html關稅沖擊全球產業鏈 知名爆料人預測iPhone或大幅提高在美售價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