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專輯訊近日有外媒報道稱,愛立信在北卡羅來納州美國地方法院將聯想和及其手機子公司摩托羅拉提起訴訟,指控其侵犯5G專利并拖延相互許可協議的談判。
聯想被指控的侵犯行為涉及愛立信的四項專利,分別是美國專利號10,425,817、10,306,669、11,317,342和11,515,893。其中,“10,425,817”專利涉及保護無線網絡中的隱私;“10,306,669”專利涉及“物理上行鏈路控制信道(PUCCH)資源分配”;“11,317,342”專利涉及“系統信息分部分傳輸”的無線通信;“11,515,893”專利涵蓋“準循環LDPC碼的移位值”,這些專利主要與5G通信有關,并涉及聯想的手機、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和平板設備。愛立信聲稱,聯想十多年來一直回避談判許可協議的一切努力。
愛立信正在尋求法院承認聯想侵犯了相關專利,并要求法院賠償侵權損失。
愛立信在發給外媒TheRegister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愛立信已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對聯想及其子公司摩托羅拉移動提起了多起專利侵權訴訟。盡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我們仍無法就條款和條件達成一致。許可范圍內,聯想和摩托羅拉移動都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我們的技術?!?span style="display:none">b8g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據悉,該場專利糾紛追溯自2008年,愛立信當時要求聯想部分產品受到愛立信2G和3G的專利保護,需要獲得許可。不過聯想一直拖延談判,同時繼續使用愛立信的專利技術。
2010年,愛立信向聯想提供了一份全球交叉許可協議。根據該協議,雙方將向對方授予許可,而聯想將以連續使用費的形式向愛立信支付凈平衡付款,再加上預付款來支付相關費用。但是,聯想要求愛立信同意免除聯想已經銷售的非授權產品的所有過去的特許權使用費,不過幾個月后,聯想又撤回了該要求。
隨后在2014年,聯想從谷歌手中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后者也同樣有使用到愛立信的通信專利。
愛立信聲稱,聯想十多年來一直回避談判許可協議的一切努力,同時繼續使用愛立信的專利技術。但聯想甚至不愿意簽署更新的行業標準保密協議(NDA),根據該協議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談判。
今年6月,聯想提出了一份NDA,這份NDA也是愛立信起訴聯想的主要原因。根據愛立信的指控,該協議將允許聯想與許多第三方公司和律師事務所以及第三方共享愛立信的機密信息。限制了愛立信對聯想行使專利權的能力,同時也讓聯想可以隨時在中國起訴愛立信。
愛立信聲稱,其每年約40億美元的研發投資使其擁有領先的5G專利組合,而通過專利許可獲得公平補償對于確保新投資非常重要。
聯想對此也尚未置評。
關于通信技術專利紛爭四起,早在2021年,諾基亞在全球十幾個國家起訴OPPO,試圖以大規模訴訟迫使OPPO接受不合理的高額專利許可費,OPPO隨后被迫在中國和歐洲對諾基亞提起反訴,目前OPPO在歐洲起訴諾基亞的專利案件共有11起,前述專利判決僅是其中之一。
在今年4月,vivo也被拉入名單中。
在此期間,諾基亞已在德國、荷蘭和巴西分別取得禁令與初步禁令,并在英國獲得了有利判決。
因為在德國市場出現敗訴,OPPO和vivo目前在德國市場已經無法正常銷售手機產品,各自在德國市場的官網均只剩下簡單的support界面,用作售后體系的服務和維護。
蘋果與高通也曾引起“世紀訴訟”案,2019年最終蘋果向高通支付45億美元之外,并重新跟高通合作將基帶帶回了iPhone上。
2021年,愛立信因5G無線專利許可費率與蘋果意見不一致,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訴訟,指控蘋果iPhone、iPad、AppleTV、HomePod和智能手表侵犯其EP2819131B1專利。兩個月后,蘋果開始反擊,起訴愛立信使用“強硬手段”來更新專利。
不僅手機行業,隨著智能網聯車的興起,通信廠商與車企的訴訟大戰已經開始,圍繞支持車聯網功能的4G移動網絡所使用的標準技術專利。爭議焦點和手機行業類似:一是許可單元是以整車來計算,還是以零部件來計算;二是許可費用確定的方式是以固定金額為準,還是以特定費率為準。對此,通信企業希望向整車廠商進行許可,如諾基亞推動與汽車廠商直接的專利許可行為;車企則認為應該由TCU廠商獲得相關SEP的許可,如奔馳和大陸集團主張以通信模塊為單位進行專利許可。
通信專利的糾紛將會持續,從而更凸顯知識產權是競爭力的核心,僅在手機領域,諾基亞就向蘋果、華為、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HTC)、ResearchInMotion(RIM)以及視覺科技公司優派(ViewSonicco)提起過專利權訴訟。即便是在智能手機市場“掉隊”后,專利授權所獲得的收入也已經成為諾基亞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3719-0.html愛立信因5G專利,起訴聯想和摩托羅拉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MIUI再見,小米啟用全新系統澎湃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