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消息,近日,京東零售CEO辛利軍與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圍繞智能終端的發展方向、對智能生活的趨勢預測等話題共同開啟了一場預見未來的談話。
在談話中,辛利軍表示,展望十年后的智能生活,離不開技術的持續進步,而這也需要一眾科技企業持續投入與探索。
“京東在技術上的投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沒有止境的。”辛利軍表示,投入底層技術的回報周期非常長,而且沒有人能夠保證投入的方向不會出現失誤。但在技術的正向驅動下,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效率將得到極大提升,技術投入的長期沉淀,也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早在2017年,京東集團的創始人劉強東就曾喊出“技術!技術!技術!”開啟了京東的全面技術轉型。這其中,第一個"技術",指的是通過將數智技術深度應用在供應鏈全流程中,主要解決京東內部大規模人力的效率問題;第二個"技術"是指,京東開始將組件化、模塊化的技術服務進行對外輸出。第三個"技術"是指,對前沿技術進行探索和有秩序地創新。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至今,京東體系已經投入了超1000億元研發費用。
“京東每年在技術上的投入也是按百億級計算的。”辛利軍在訪談中進一步表示,京東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大部分的技術投入都是圍繞供應鏈展開。
就供應鏈效率而言,從全球零售業來看,世界頂級零售巨頭的庫存周轉天數在30天至40天左右,而京東自營商品的庫存周轉天數最低能達到30.2天,同時京東管理著千萬級的自營SKU這與其他企業有著指數級的區別。從這一點來說,京東的供應鏈運營效率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此外,在今年舉辦的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京東提出對技術追求的六個關鍵詞:成本、效率、體驗、可信、普惠、突破,并從產業端切入,推出了京東言犀大模型。從產業端切入大模型,這條路很難走,如同從北坡攀登技術珠峰。但對于京東而言,道路雖然更加艱難,卻有更波瀾壯闊的風景。
辛利軍稱,京東言犀大模型的核心目標,不是去解決生活場景的問題,而是去解決特定產業的問題。他以客服場景舉例,未來,京東的智能客服機器人將根據應用場景自主學習,更快、更精準地回答用戶的問題;而在健康在線問診場景中,大模型也將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的分診、導診服務,甚至是專業的問題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京東始終恪守于做實事、有價值的事、長期的事。無論是早年自建物流,還是對技術持續投入,對于京東而言,只要是對用戶、行業、社會有價值的事,再難也會堅持去做。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1-6090-0.html京東零售CEO辛利軍:京東在技術上的投入沒有止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