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消息,百度發布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 第三季度,百度營收344億元,同比增長6%。來自于“百度核心”的營收約266億元,同比增長5%;歸屬于百度核心的凈利潤為64億元,同比增長25644%;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百度核心的凈利潤為70億元,同比增長21%。
其中,在線營銷收入197億元,同比增長5%;非在線營銷收入(非廣告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6%。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百度管理層披露了更多信息。
三季度云業務收入小幅下降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提到,盡管云業務在三季度小幅下降,其將于四季度回到正增長的區間。
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總裁沈抖披露的信息顯示,市場對于智能交通服務的需求乏力,使得云業務供應在三季度出現下降,如果不計智能交通部分,百度公司整體人工智能云業務的增長還是不錯的。
關于云業務的具體營收情況,百度并未公開披露具體數據,該營收一直被歸在百度核心的非在線營銷業務營收中。沈抖透露“云業務在過去幾個季度實現了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運營利潤”。
從財報來看,三季度,百度核心的非在線營銷業務營收69億元,同比增長6%,這也是百度該部分業務收入同比增速首次跌破2位數。百度云業務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非在線營銷業務營收增幅的下降。
國內公有云服務市場增速放緩、競爭激烈。根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3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增速持續放緩,增速不及預期。增速放緩背后有企業IT預算增長不及預期、中國互聯網用戶見頂互聯網企業對公有云需求增速放緩等多方面因素。
在IDC報告中,百度智能云在國內公用云市場分額中只是處于“其他”一類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分一杯羹,百度管理層一直期待的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技術來重塑云行業的整體競爭格局。
李彥宏說“過去,云計算主要賣算力,看速度、看存儲;今天,客戶購買云服務,要看框架好不好、模型好不好,而不僅僅是看算力怎么樣?!?span style="display:none">Q1L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沈抖在財報電話會議中也提到,目前各個行業的客戶在使用百度的服務來完成模型訓練工作、開發應用、增強解決方案。利用自身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領域的領先地位,持續吸引新客戶,推動現有用戶增加在百度人工智能云服務方面的支出。
百度希望借助大模型、框架的差異化優勢,在云計算市場切下更大蛋糕的目標非常明確。這一目標實現的前提是市場對百度大模型、框架等優勢能力的認可。
AI商業化腳步加速
如果說人工智能技術何時能夠大幅推動百度云業務等非廣告業務的增長還沒有明顯的時間線的話,大模型推動的廣告業務增長已經很有眉目了。
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百度公司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廣告業務增長方面的努力,包括創意建設、精準投放、競價優化方面的工作,這些努力也在逐步起效,所推動的營收增長也將在四季度超過數億元人民幣。這一增長趨勢也會在明年持續并進一步加強。展望未來,對于在線營銷業務的增長保持樂觀的態度。
在今年10月的“百度世界2023”大會上,百度正式發布了“AI Native商業全景應用”,包括全新AI商業引擎“揚楫”、全球首個AI Native營銷平臺“輕舸”、打造開啟對話式營銷新時代的“品牌BOT”、煥新助力商家長效經營的“智能商家經營平臺”等。這些正是李彥宏所說百度“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廣告業務增長”的努力。
另外,在尋求AI能力的商業化上,百度11月1日正式推出了文心一言會員服務,向國際上的ChatGPT、微軟Copilot 看齊,采用了向用戶直接收費的模式。
目前,文心一言會員連續包月費用為49.9元,而單月購買為59.9元。會員服務對應的是文心大模型4.0,而文心大模型3.5仍可免費使用。
百度在財報中披露文心一言的使用用戶達7000萬,不過未單獨披露付費會員數。
李彥宏指出,百度將以AI為核心的業務和產品戰略作為未來多年的收入保持和利潤擴張基礎。
在百度廣告營收保持穩定增長的背景下,百度AI技術和服務亟需加速商業化價值的累積,推動百度非廣告營收增速迎來向上拐點,打造百度的第二增長曲線。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1-34532-0.html非廣告收入增長6% 百度AI商業化期待拐點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