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報道,臺積電高層在7月密訪日本會見經濟產業省高管,目的在于獲得建廠補助金的承諾。內部人士稱,由于臺積電已經收到了第三工廠的補貼承諾,因此這次訪問日本應是針對第四工廠相關事宜進行協商。據悉,臺積電正在日本九州熊本縣菊陽町興建第一座半導體工廠,預計2024年12月啟用生產,而除了上述工廠外,臺積電之前也表明考慮在日本興建第二座工廠,且位置預計在第一座工廠附近。在熊本縣內也有相關傳聞流出,某位當地關系人士表示,“在菊陽町興建中的第一座工廠的附近土地中可用空間有限,自第四座工廠起或將必須尋找其他土地。”上周,當日本新芯片工廠的建設啟動時,從 ASML 到應用材料公司再到泛林研究公司等半導體行業的最大參與者齊聚北部島嶼北海道,日本有著深深的民族自豪感。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在來賓面前說,新成立的合資企業Rapidus的工廠將建在千歲市,這座人口不到10萬的城市“有超越硅谷的潛力”。這種說法可能只是奠基儀式上典型的嘩眾取寵,但毫無疑問,日本斥資 5 萬億日元(約合 340 億美元)重振自己作為半導體強國的實驗的利害關系。成功或失敗不僅會對日本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美國和其他在與中國關系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尋求重塑全球芯片供應鏈的盟國產生重大影響。Rapidus得到了政府和日本最大企業的支持,它與 IBM 合作開發先進芯片,這證明友好國家之間正在形成產業集團,以減少對臺積電生產芯片的依賴。然而,盡管許多日本人迫切希望這一新戰略發揮作用,但我們很難忽視Rapidus在實現這一戰略時面臨的困難。它的挑戰始于該國嚴重的勞動力短缺。自2009年以來,建筑工人的數量已經減少了近30%,短缺還延伸到了卡車司機、工廠運營經理和工程師等崗位。Rapidus 已經雇傭了 200 多名員工,但在像北海道這樣沒有芯片公司及其供應商生態系統的地方,獲取頂尖人才將是一項挑戰。日元大幅貶值也使得從海外招聘技術工人變得更加困難。此外,還有制造技術的關鍵問題。Rapidus 首席執行官 Atsuyoshi Koike 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采訪中表示,該公司的成立是吸取了日本在全球芯片行業衰落的教訓,日本曾在 20 世紀 80 年代占據全球芯片行業的主導地位,后來將其優勢讓給了韓國的競爭對手。韓國、中國臺灣,最后是中國大陸。“日本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試圖自己制造一切,” Atsuyoshi Koike說?!拔覀儾粫卣袢毡镜陌雽w行業,但我們正在討論日本制造業如何為全球做出貢獻?!?/span>Rapidus 將與 IBM 合作,目標是從 2027 年開始大規模生產 2 納米節點芯片。該公司還將與 IMEC 進行技術合作,IMEC 是布魯塞爾郊外的納米技術研究中心,被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商用來構建原型。不過,盡管IBM主導了先進芯片技術的研發,但分析師質疑Rapidus如何在生產質量和穩定產量方面與臺積電和韓國三星等競爭對手競爭。日本僅擁有制造遠不那么先進的 40 納米芯片的專業知識。IBM還面臨來自Global Foundries的訴訟,指控這家美國公司向包括Rapidus在內的合作伙伴非法披露其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Shobayashi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分析師Hiroshi Fushimi表示,盡管很難完全排除法律風險,但該訴訟對Rapidus的影響可能有限。IBM 表示 Global Foundries 的指控“完全毫無根據”。Rapidus拒絕置評。除了制造能力之外,伏見還質疑Rapidus是否有足夠的財力作為半導體制造商具有競爭力。Rapidus估計該公司需要約5萬億日元才能實現先進芯片的量產。到目前為止,政府已同意提供 3300 億日元的補貼,并承諾提供更多補貼。與中國和美國相比,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日本對整個工業的補貼太小,特別是因為政府試圖將補貼平均分配給許多公司,而不是押注于選定的一些潛在贏家。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豐田、索尼、鎧俠、NTT、軟銀移動及其其他三個企業支持者同意提供的小額投資:總計 73 億日元。即便如此,Atsuyoshi Koike認為也需要很大的說服力:“董事會成員要同意,對他們的投資并不容易?!?/span>*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后臺。
QFC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
QFC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標簽: